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会芬

作品数:69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新生儿
  • 9篇细胞
  • 7篇心肌
  • 7篇教学
  • 7篇儿童
  • 6篇心肌营养素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6篇缺血
  • 5篇心肌损伤
  • 5篇心肌营养素-...
  • 5篇血性
  • 5篇早产
  • 5篇窒息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综合征
  • 5篇肌损伤
  • 5篇肺炎

机构

  • 31篇河北医科大学...
  • 25篇漯河医学高等...
  • 11篇河北省儿童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68篇张会芬
  • 25篇江莲
  • 18篇刁玉巧
  • 17篇李梅
  • 14篇戎小平
  • 12篇丁素君
  • 10篇朱秀丽
  • 7篇赵孝先
  • 6篇刘翠萍
  • 5篇徐梅先
  • 5篇曲凡
  • 5篇沈颖
  • 4篇康磊
  • 4篇刘新胜
  • 4篇李品艾
  • 4篇金江
  • 4篇孟繁妔
  • 4篇何新蕾
  • 3篇张文婷
  • 3篇胡丽红

传媒

  • 5篇中国当代医药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察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模式预防PICU侵入性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
2024年
此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基于PDCA循环的整体护理用于 PICU 侵入性导管感染预防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的研究主体是选取我院PICU2022年9月—2024年3月收治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100例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把这些患儿划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 5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检测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呼吸循环功能,查看两组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围术期并发症的出现状况,以及护理后的口腔清洁程度。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儿的 PaO2 以及 OI 都比对照组高,然而 PaCO2 与 RR 均比对照组患儿低;开展整体护理的研究组其患儿的IL-6、TNF-α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研究组实施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后,口腔清洁度Ⅲ度达到 6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 12.00%,比对照组低 24.00%。结论 在进行气管插管的 PICU 患儿中运用基于PDCA的整体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几率,缩减患儿的病程,优化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
胡丽红张会芬
关键词:PICU整体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营养支持配合多维度干预对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讨基于营养支持配合多维度干预对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的9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多维度干预组(45例,营养支持配合多维度干预)、营养支持组(45例,营养支持配合常规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大便次数、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多维度干预组患儿腹痛、腹胀、呕吐、发热消退时间均短于营养支持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大便性状评分即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多维度干预组均低于营养支持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均减少,且多维度干预组少于营养支持组;治疗后两组患儿GIQLI评分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升高,且多维度干预组均高于营养支持组(均P﹤0.05);多维度干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配合多维度干预应用于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可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改善,使胃肠功能恢复,且可减轻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赵腾飞张会芬
关键词:营养支持病毒性肠炎康复情况
V佳林在治疗病毒性肠炎中的疗效观察(附20例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张会芬刁玉巧江莲孟繁
关键词:病毒性肠炎疗效婴幼儿腹泻
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血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 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90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9例)和死亡组(51例)。记录入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收集患儿入院24 h内的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计算RDW/PLT、PDW/PLT。记录患儿入PICU 24 h内小儿死亡危险评估系统Ⅲ(PRISMⅢ评分)。采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红细胞参数比较:MCV(f L)、RDW(%)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99.87(92.59,106.27) vs. 98.66(88.61,102.77),P=0.014;17.10(15.23,19.63) vs. 15.75(14.52,16.51),P <0.001];RBC、HCT死亡组均低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PDW死亡组高于存活组(24.23±4.26 vs. 21.31±3.39,P <0.001);PCT、PLT死亡组低于存活组、MPV死亡组高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PRISMⅢ评分(分)高于存活组(11.84±3.74vs. 8.73±2.84,P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PDW和PRISMⅢ评分是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DW/PL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0.704~0.850)],截断值为0.054时,敏感度为78.4%,特异度为70.5%。RDW/PLT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最高,且敏感度最高;PRISMⅢ评分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预测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RDW、PDW和PRISMⅢ评分是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DW/PLT可以识别预后最差的脓毒症患儿。
白新凤徐梅先郭芳康磊张会芬程彩云
关键词:脓毒症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儿童
一种生物制药用移动式环境消毒杀菌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制药用移动式环境消毒杀菌设备,所述生物制药用移动式环境消毒杀菌设备包括,底板及通过支撑板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带动同所述平移机构连接的消毒...
郭嘉林杨小芝韩坤张会芬
文献传递
新生儿水痘1例报告
2002年
患儿,男,20天,胎龄40+1周,顺产,出生体重3500g.入院前2天面部出现米粒大小淡红色皮疹,半天后遍及全身,以躯干、面部为多,部分出现水疱,予维生素C、异丙嗪口服无效.半日前体温达38.4℃,全身呈密集的水痘疹,精神欠佳而就诊.
江莲张会芬刁玉巧武秀华金江
关键词:新生儿水痘病例报告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小儿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一氧化氮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儿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观察NO浓度的改变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而分析NO及iNOS在小儿恶性淋巴...
杨娟丽金江张会芬刘翠平赵孝先朱秀丽刁玉巧江莲戎小平曲凡
关键词: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淋巴瘤L-精氨酸
文献传递
一种化学实验室抽滤用防倒吸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化学实验室抽滤用防倒吸装置,包括流体导通管、固定板和防倒吸堵塞球;所述流体导通管由进气端、防倒吸室和出气端组成;所述流体导通管进气端靠近管口的管壁上开有两个矩形安装孔;所述防倒吸室内径比所述流体导通管进...
睢超霞于栋何弘水张会芬
文献传递
儿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质量浓度检测及其与致炎因子 抑炎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中的变化及其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探讨PCT的生物学机制及在SI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01—2004-1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SIRS患儿60例,依据SIRS诊断评分标准分为:S2组21例、S3组22例、S4组17例。并将此60例依据简化PCIS评分分为3组:非危重组54例、危重组4例、极危重组2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0(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SIRS患儿急性期血清PCT质量浓度[(0·57±0·3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8±0·17)ng/mL](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PCT质量浓度[(0·73±0·37)ng/mL]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0·37±0·21)ng/mL]及非感染性疾病组[(0·43±0·28)ng/mL](P<0·05)。SIRS评分与血清PCT水平变化:S4组PCT质量浓度[(0·73±0·49)ng/mL]明显高于S2组[(0·46±0·27)ng/mL](P<0·05),S2组与S3组,S3组与S4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SIRS患儿血清PCT质量浓度与简化PC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06,P<0·05)。血清PCT水平与TNF-α、IL-1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9和0·268,均P<0·05);与IL-1β无显著相关性(r=0·029,P>0·05)。结论PCT有助于诊断、判断病情及鉴别不同病因所致SIRS。PCT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病情的危重状态。PCT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参与SIRS的病理过程,并在SIRS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和致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相互促进、相互拮抗,参与炎症反应。
江莲李梅张会芬戎小平赵孝先刁玉巧朱秀丽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正交实验用磁力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交实验用磁力搅拌装置,包括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部的至少两组加热搅拌单元,每个加热搅拌单元包括磁力搅拌电机和加热片,所述磁力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调速器,每个所述加热搅拌单元都包括控制所述调速器的...
樊滢玮何新蕾丁素君张会芬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