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1篇胰激肽原酶
  • 1篇瑞格列奈
  • 1篇视功能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糖尿病合并
  • 1篇糖尿病合并脑...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网膜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临床疗效
  • 1篇米格列奈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机构

  • 4篇枣庄市薛城区...

作者

  • 4篇张娜
  • 2篇宋明姝
  • 1篇付爱华
  • 1篇王莉
  • 1篇吴清萍
  • 1篇宋明明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5例作为A组,另选15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分析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A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比例低于B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比例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有重要影响,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关系,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娜宋明姝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
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药物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联合胰激肽原酶每次40 U,每天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视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吴清萍张娜付爱华王莉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
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米格列奈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新诊断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米格列奈组与瑞格列奈组各40例。2组患者在餐前8min左右均服用二甲双胍500mg,每天2次。米格列奈组给予米格列奈10mg口服,3次/d;瑞格列奈组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同时给予瑞格列奈1mg口服。治疗过程中使用动态的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12周治疗期内的血糖动态水平及胰岛素变化详情进行记录,治疗后为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随访。结果药物治疗12周后2组FBG与PB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FINS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12/40)高于瑞格列奈组的5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调整药物摄入剂量后症状均得以减轻。结论 2组均能使新诊断的T2DM患者血糖得到较好控制,血糖水平有所降低,疗效相当。但米格列奈和瑞格列奈相比,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效果更好。
张娜宋明明
关键词:米格列奈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28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对临床治疗UC所得到的疗效进行分析,以便为UC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如病情处于轻度状态,则采用药物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病情为中度,则联合应用激素与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如病情已经发展为重度状态,为其平衡电解质、补充盐分水分以及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治愈的有20例,好转的有6例,无效的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结论:当患者出现UC临床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根据病情补充血液及营养,积极预防,以免出现其他合并症状。
宋明姝张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