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兴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针
  • 3篇固定术
  • 2篇内固定
  • 2篇肩胛
  • 2篇肩胛骨
  • 2篇肩胛骨骨折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股骨
  • 2篇儿童
  • 1篇多段骨折
  • 1篇延长术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后
  • 1篇医院使用
  • 1篇治疗骨折
  • 1篇治疗骨肿瘤
  • 1篇治疗股骨颈骨...

机构

  • 13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3篇张家兴
  • 2篇王纪湘
  • 2篇汤押庚
  • 1篇刘建康
  • 1篇王东
  • 1篇宋久华

传媒

  • 5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压交锁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长骨骨折的加压交锁髓内针,该髓内针包括外针,外针的横截面为开口梅花形,它还有内针和锁钉,内针和外针上有锁钉孔,外针的锁钉孔大于内钉的锁钉孔,内针位于外针内,锁钉位于内针和外针的锁钉孔中,近端和远端...
张家兴
文献传递
尺骨畸形矫正加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附11例报告)被引量:6
1997年
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绝大多数行闭合复位即能获得满意效果,但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较为困难。1978年10月至1994年7月,我们采用尺骨畸形矫正加延长法治疗11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3~12岁。均为单侧损伤,左4例,右7例。按Bodoy分型属Ⅰ型(桡骨头前脱位)9例,Ⅱ型(桡骨头外脱位)2例。病程4~14周,手术与外伤间隔时间平均10周。
张家兴汤押庚
关键词:孟氏骨折儿童延长术
组合式加压防旋髓内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骨折的组合式加压防旋髓内针,该髓内针的外针横截面为圆管状,其特征是外针有中隔,中隔的两侧为轨道,内针插入轨道内,内针的近端通过螺钉和内丝连接外针近端,外针近端连接门氏钉和加压螺帽。无需X线透视...
张家兴
文献传递
和面机所致手外伤的临床特点(附8例报告)
1994年
和面机所致手外伤的临床特点(附8例报告)张家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21002)我科自1991年6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和面机运转时造成的手外伤8例,均为单侧损伤。其中男3例,女5例。除1例为6岁女孩外,其余为18~37岁青壮年。左侧3例,右...
张家兴
关键词:创伤清创术
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报告32例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体会。方法从5种情况考虑手术适应证,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摄片检查和内固定方法,强调术中避免软组织损伤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4例获得随访,疗效优16例、良7例、差1例。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某些类型的肩胛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张家兴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梅花针固定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12例报告
1999年
目的 对近 10年收治的 12例股骨干多段骨折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全部采用梅花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 11例中 ,优良 6例、尚可 4例、差 1例。结论 强调保护局部血运的生物学观点 ,其优点有 6个方面。注意选针适当 ,争取解剖复位 ,对存在纵行襞裂、较大骨片、股骨下 1/ 3部位以及开放性骨折等情况作相应的正确处理。
张家兴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中老年急性颈髓中央综合症20例临床分析
1992年
对20例中老年急性颈髓中央综合症进行临床分析。多见于颈部过伸性损伤。上肢瘫痪重于下肢,或仅有上肢损伤,是本症最重要的特点。对本症宜采用保守治疗,损伤早期注重护理,预防并发症,本症手术治疗利少弊多。只有X线显示确有骨片或椎间盘后突压迫脊髓方可考虑前方减压及椎体间融合术。
张家兴
关键词:颈部损伤颈椎病
粗隆下截骨加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迟廷愈合
1994年
采用粗隆下外展截骨加预弯V型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迟延愈合34例取得满意疗效。随访26例,平均随访时间2年10个月,其中优良率占77%,较之其它截骨方法,有操作简便、稳固、对合好、不需石膏外固定、减少并发症和患肢短缩少等优点。
张家兴孙本修王纪湘李萌远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截骨术髓内针固定术
腰椎后纵韧带骨化17例临床分析
1999年
1993年5月至1997年7月,我们共收治17例腰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9岁,平均5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16个月。17例均经手术及病检证实,并全部得到随访。 1.2 症状与体征:患者均因腰腿痛就诊,病程多较长。其中诉双下肢酸重无力、间歇性跛行者8例,腰背疼痛伴单侧下肢酸痛麻木者7例,直腿抬高、拇背伸、跟腱反射阳性,另2例仅诉行走无力或一侧足后跟部麻木感。
张家兴汤押庚
关键词:腰椎后
胎骨移植治疗骨肿瘤缺损(附10例报告)
1997年
近3年来,用制备的胎骨充填良性骨肿瘤及病样病变术后骨缺损,经观察10例效果良好。胎骨因其自身组织学和生理学特点,具有抗原性小、诱导成骨活性高,利于“爬行各代”等优点。而且来源丰富、采制简单、储存容易、费用低度,是一种良好的植骨材料,特别适于儿童及年老体弱患者自身取骨困难的骨缺损植骨需要。但其为异体骨,有一定免疫原性,抗支撑强度略差,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消除免疫原性、配合使用内、外固定等措施。
张家兴王纪湘宋久华刘建康
关键词:胎骨骨肿瘤骨移植骨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