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成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炼油废水生物流化床处理工业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介绍了一套有效体积为150m3、高径比为3.3的多导流筒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工业试验装置,应用复合载体及生物菌群处理洛阳炼油厂炼油废水。用一级生化及一级沉淀两级工序代替原工艺六级组合工序。在反应温度为35℃,pH值为7,气液比为20∶1,水力停留时间为6.5h的优化试验条件下,使处理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降解率分别大于85%和90%,即COD<100mg/L,NH3-N质量浓度<10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新工艺的占地面积、停留时间、产泥量及每吨水运行费用分别是老工艺的1/10、1/3、1/3和2/3。
- 刘献玲张建成曹玉红闻建平
- 关键词:炼油废水NH3-NCOD化学需氧量水力停留时间生物流化床
- 乙二醇污水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乙二醇污水处理装置,主要由集水井、水解酸化罐、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净水器和清水池组成;所述各设备均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各设备的进排水口依上述顺序依次相连接。所述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包括上部的沉降区和下部的反...
- 刘献玲张建成曹玉红何庆生田小峰王贵宾范景福
- 文献传递
- 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的吸收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脱硫方法存在的运行费用高、脱硫效果不好、溶剂成本高的问题。该吸收剂以水、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EDTA)或酒石酸钾钠、对苯醌或单宁、五...
- 何庆生张建成刘献玲曹玉红田小峰
- 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工业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将工业规模的新型多导流筒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与复合载体及高效菌种综合技术有机结合用于处理炼油废水。实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气液比及水力停留时间对生物降解废水中COD 和氨氮(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质量浓度3.0~3.2 g/L、气液比20~25、水力停留时间 6~7 h的最佳条件下,废水中COD和NH3-N的降解率分别大于85%和90%,出水中COD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NH3~N质量浓度小于10 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 刘献玲张建成曹玉红
- 关键词:流化床废水处理
- 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液固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以解决现有的三相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附属设备较多、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筒体内沿轴向至少设有1根提升管(2),提升管(2)顶...
- 刘献玲张建成王繁华田小峰
- 文献传递
- 焉耆沙漠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方法
- 1998年
- 焉耆沙漠区低信噪比资料,按照常规处理方法处理,剖面不能用于地质解释。本文运用“折射交互迭代静校正技术软件包”,成功地解决了沙漠静校正问题;运用线性动校正,结合F-K滤波、地表一致处理、高精度叠加、炮集DMO等手段,最终获得了可用于地质解释的高信噪比剖面。
- 杜贤赵孟青张建成丰少英
- 关键词:信噪比地震勘探
- 炼油厂酸性水罐恶臭气体的治理工业应用研究
- 针对炼油厂酸性水罐逸出的恶臭气体,利用超重力旋转床、填料塔和吸附塔为主要设备,采用自主开发的新型高效复合多功能吸收液,气体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硫化氢的排放浓度小于0.26mg/m<'3>,脱除效率在99.9%以上;有机...
- 刘献玲张建成何庆生曹玉红田小峰王贵
- 关键词:炼油厂旋转床恶臭气体气体处理
- 文献传递
- 一种废气处理工艺及用于该工艺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工艺及用于该工艺的流化床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废气处理工艺包括废气增压、废气反应、废气分离循环和废气的分离排出等过程,废气在反应器内经循环流化、强制传质作用与微生物充分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5~40...
- 刘献玲何庆生张建成曹玉红
- 文献传递
- FCC提升管反应器新型预提升结构开发被引量:9
- 2007年
- 从气固流动规律、结构形式、预提升气分配等角度对工业提升管预提升段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发出油剂接触较为均匀,可有效减少反应器结焦的新型预提升结构,工业应用效果良好,反应结焦减少,装置剂油比增大,操作弹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 刘翠云冯伟张玉清张建成刘献玲
- 关键词: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
- 一种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
- 本发明一种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其主反应段由第一反应段(Ⅱ)、第二反应段(Ⅲ)、反应控制段(Ⅳ)组成,第一反应段(Ⅱ)为锥形管(28),第二反应段(Ⅲ)为圆柱形管(30),其内设导流套管(29),反应控制段(Ⅳ)为等径管...
- 石宝珍刘献玲郝希仁韩明学张建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