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彩虹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3篇知识分子
  • 3篇现代主义
  • 2篇知识分子立场
  • 2篇诗歌
  • 2篇锚地
  • 2篇民间立场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学
  • 1篇修辞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式
  • 1篇语言
  • 1篇寓言
  • 1篇症候
  • 1篇症候分析
  • 1篇知识分子写作
  • 1篇中国诗歌
  • 1篇中国文学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彩虹

传媒

  • 1篇克山师专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平顶山师专学...
  • 1篇珠海教育学院...

年份

  • 3篇2003
  • 3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寻找新的锚地——90年代中国诗歌美学流变初探
'知识分子写作'继承的是'膝陇诗'人群的现代主义精神:秩序、责任、理性与担当;而'民间写作'承继的却是'后朦胧诗'人群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反文化,反崇高,消解意义,颠覆中心.二者的同生共存又恰恰说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尤...
张彩虹
关键词:现代主义知识分子立场民间立场中国诗歌美学理想
文献传递
寻找新的锚地
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美学潮流与前一个十年呈现出鲜明的反差,涵盖八十年代诗歌的理性、启蒙、主体解放、对自由的诉求等美学理想和对意识形态的抗争逐渐被冷落,淡化或遗忘.它不再高扬旗帜,却并不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它不再崇尚群体,却不...
张彩虹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知识分子立场民间立场
文献传递
都市文学的青春情结--穆时英、邱华栋小说比较论
2002年
中国现代都市文学从严格意义上说当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新感觉派算起,穆时英的作品尤其表现了半殖民地都市-上海滩上洋场文化光怪陆离的色彩,新时期以来都市文学的再度勃兴始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一次的潮头在北京,在这两座城市之间,邱华栋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与穆时英在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之中遥相呼应。一种挥之不去的青春情结成为联结这两位作家的桥梁和纽带。
张彩虹
关键词:都市文学穆时英小说比较论闯入者中国文学
诗意裁判—世纪末诗坛论争析疑
2003年
 作为一种古老的抒情文体,近一个世纪以来诗歌已渐趋没落,然而围绕诗歌衍生的那些诗坛事件却在声音上盖过了诗歌本身。20世纪90年代末"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激烈论争使平淡已久的诗坛重新热门起来。当我们认真谛听这些声音时,不禁哑然有所思,并欲从诗与事的双重角度出发对世纪末的诗坛论争做出诗意裁判。
张彩虹
关键词: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
存在与时间:从约克纳帕塔法到马尔康——对《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的比较解读被引量:3
2002年
藏族青年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近年来文坛上倍受关注的一部文学作品。 2 0 0 0年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次获奖使它的影响扩展至海外。小说的主题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宗教哲学意识以及独特的叙事手法 ,都让人不能不想起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曾荣获 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在主题、背景和神话、寓言的内在结构形式上都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同时 ,基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 ,两部作品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哲学理解上又有着迥然的差异。正是这些相似与差异构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
张彩虹
关键词:神话寓言
诗意流变——九十年代诗歌症候分析
2002年
90年代中国诗歌处于一种分化重组的整合阶段,来自诗歌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使这一过程更加复杂和缓慢。诗歌的未来走向呈现一种发散性状态。
张彩虹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艺术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