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
- 作品数:30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溴索对头孢哌酮肺转运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氨溴索(ambroxo1)对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的肺转运作用。方法选择呼吸道疾病住院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例,实验组18例,每例病人在检查前均头孢派酮(施乐欣)2.0加入NS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滴速每分钟5ml,实验组在头孢派酮滴注100ml时从静滴针头处直接加盐酸氨溴注射剂30mg+NS20ml静脉推注时间不少于5min,每日2次,3d后收集及测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F)中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的浓度及血清中的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的浓度。结果实验组BAIF中头孢哌酮的含量(4.11±0.32)较对照组(3.12±0.53)高(P<0.05),两组的头孢哌酮血浆浓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氨溴索有促进头孢哌酮肺内转运的作用。
- 杨常菀张志新屠文俊徐桂兴
- 关键词:氨溴索头孢哌酮肺泡灌洗液
- 氨溴索对利福平肺转运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氨溴索对大鼠肺组织利福平浓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单次静注利福平30 mg/kg;B组先静注氨溴索15 mg/kg,20 min后再静注利福平30 mg/kg。于利福平给药后于30 min、1、2、4 h四个时间点采集肺组织。利福平给药后11个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利福平浓度。比较两组间的血液及肺组织利福平浓度、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利福平给药后1、2、4 h,B组肺组织利福平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35.51±5.33)μg/ml v.s(31.82±4.77)μg/ml、(25.61±4.10)μg/ml vs.(15.21±2.58)μg/ml、(13.62±2.45)μg/ml vs.(6.24±1.18)μg/ml](P<0.01)。两组血药浓度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氨溴索与利福平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肺组织利福平浓度;其作用机制不是通过对利福平血药浓度及其代谢的影响。
- 张志新杨常菀屠文俊顾惠娟胡琴许逸
- 关键词:利福平氨溴索
- 顺铂加活性炭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水被引量:3
- 2003年
- 张志新
- 关键词:顺铂活性炭胸腔内注入癌性胸水
- 山莨菪碱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被引量:11
- 1997年
- 山莨菪碱口服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该药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硬变腹水效果亦明显.为此,笔者试用山莨菪碱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取得了满意疗效.
- 张志新
-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山莨菪碱胸腔内注射
- 金水宝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中的作用被引量:4
- 1996年
- 强化治疗期是肺结核化疗的重要阶段,化疗药物多,毒副反应也相对较多,有时需停药或更改方案,影响规则化疗。金水宝对肝肾等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为此,笔者选择了新发初诊肺结核住院患者50例,在强化治疗期辅以金水宝胶囊口服,并与对照组作了比较。
- 张志新
- 关键词:金水宝肺结核药物疗法
- 培菲康在老年肺结核强化治疗期中的作用
- 2009年
- 张志新王翎杨常菀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治疗
- 1例免疫功能正常肺诺卡菌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
- 2022年
- 肺部是诺卡菌首感染的最常见部位,临床感染患者病灶中分离到的诺卡菌以星形诺卡菌和巴西诺卡菌最常见。本文对1例免疫功能正常肺诺卡菌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进行分析。
- 潘杰张志新吴玉姣
- 关键词:免疫功能正常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
- 活性炭吸附顺铂胸腔内给药对恶性胸水的疗效及机制
- 目的:观察微粒活性炭吸附顺铂胸腔内给药对恶性胸水(malignantpleural effusions,MPE)的治疗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1)以前未经局部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 张志新
- 关键词:恶性胸水胸腔内给药顺铂
- 文献传递
- 不同保肝药物对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比较研究
- 目的评价不同保肝药物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直接给予化疗药物,试验组化疗药、保肝药同时启用,试验者分为A组(甘草酸二铵)、B组(多烯磷脂酰胆碱)、C组(双环醇),治疗30d后观...
- 朱珊梅郭米霞张志新蒋星唐风雷于忠兴
- 关键词:保肝药物抗结核药肝损伤成本-效果分析
- 文献传递
- 含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方案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用含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方案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时间及处理方法。方法对61例接受含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并用鲨肝醇、地榆升白片等升白细胞药物对白细胞减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2种药物治疗效果、副反应及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①用含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白细胞总数3.0-3.9×10^7L 31例,占50.8%;2.0-2.9×10^9,L 29例,占47.5%;低于2.0×10^7L 1例,占1.6%。白细胞总数降低出现时间1周内1例,1-2周内2例,2-4周内3例,1个月后49例,2个月后5例,3个月后1例。②使用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显著好于鲨肝醇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鲨肝醇和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引发的副反应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使用鲨肝醇治疗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使用含有乙胺丁醇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白细胞减少现象,但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得当,该类药物对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是肯定的。
- 胡卫华吴玉姣张志新
- 关键词:乙胺丁醇抗结核药物白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