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柳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凹凸棒
  • 4篇凹凸棒土
  • 2篇乙烯
  • 2篇苯乙烯
  • 2篇丙烯
  • 1篇丁二烯
  • 1篇动力学
  • 1篇动态流变行为
  • 1篇乙烯共聚物
  • 1篇有机改性
  • 1篇树脂
  • 1篇水性
  • 1篇水性树脂
  • 1篇酸酯
  • 1篇碳酸酯
  • 1篇内酰胺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聚合

机构

  • 5篇常州大学
  • 2篇无锡职业技术...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张柳
  • 4篇龚方红
  • 3篇倪庆婷
  • 3篇杨海存
  • 3篇陈宇
  • 2篇刘惠
  • 2篇徐航
  • 1篇叶青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中国塑料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有机改性凹凸棒土复合P(AA-co-AM)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表面丙烯酰基化的凹凸棒土(AT-MPS)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基化凹凸棒土复合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AT-MPS/P(AA-co-AM)]。考察了中和度、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单体比、引发剂用量以及凹凸棒土用量对复合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复合吸水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中和度为75%、m(AA)∶m(AM)=4∶1、引发剂用量为0.8%、AT-MPS用量为8%时,复合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水倍率为347.7 g/g,最大吸盐水倍率为43.5 g/g。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参与了聚合交联反应;SEM表明,凹凸棒土在复合吸水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陈宇张柳徐航杨海存龚方红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凹凸棒土吸水倍率
巯基-内酰胺引发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凹凸棒土/聚苯乙烯杂化粒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TS)与凹凸棒土(ATP)表面上的羟基发生脱醇反应,制得表面巯基化的改性粒子ATP-MTS;基于"引发剂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原理,构建巯基-己内酰胺(thiol-caprolactam)双组份引发剂转移终止体系引发苯乙烯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得表面接枝聚苯乙烯的杂化粒子ATP-g-PS.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失重分析(TGA)、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杂化粒子ATP-g-PS的结构、组成、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巯基-己内酰胺双组份引发剂转移终止体系可有效实现苯乙烯的活性接枝聚合,聚苯乙烯成功接枝到改性粒子ATP-MTS表面;模拟实验表明聚合体系呈现活性聚合的特征,单体转化率和PS的分子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TGA结果表明制得的杂化粒子表面PS接枝率为33.3%.
徐航杨海存张柳陈宇倪庆婷龚方红
关键词:凹凸棒土苯乙烯
RAFT聚合制备凹凸棒土杂化粒子及其与聚碳酸酯的复合
本文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接枝到凹凸棒土(ATP)表面,从而得到甲基丙烯酰氧基功能化的凹凸棒土ATP-MPS,并采用RAFT聚合方法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杂化粒子,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改性后的凹凸...
张柳
关键词:凹凸棒土聚碳酸酯热稳定性
ABS/木质素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酸析法从木质素磺酸钙中提纯木质素,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木质素复合材料,采用旋转流变研究了复合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经过提纯后,木质素磺酸钙在波长622cm-1处的SO伸缩振动吸收峰消失;在线性黏弹区内,复合体系的储能模量(G′)保持恒定,当应变(γ)超过临界值γc时,复合体系进入非线性黏弹区,出现了"Payne效应",G′随着γ增大而骤然减小,而且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加γc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复数黏度(η*)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征;随着木质素含量增加,复合体系的η*增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交叉点黏弹转变频率(ωc)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倪庆婷刘惠叶青张柳龚方红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木质素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
RAFT链转移剂存在下凹凸棒土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被引量:5
2014年
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接枝到凹凸棒土(AT)表面,制得表面带有可聚合碳碳双键的改性粒子AT-MPS;以二硫代苯甲酸氰基异丙酯(CPDB)为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在AT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聚合.通过红外(FTIR)、热失重(TG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引发剂以及RAFT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动力学和AT表面接枝聚合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通过RAFT聚合成功接枝在AT表面;基于RAFT过程的接枝聚合比传统自由基接枝聚合具有更长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接枝率.本体系相对适宜条件:温度为70 ℃,[MMA]/[CPDB]/[AIBN]为400/1/0.5.此条件下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可控性,溶液中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1.3,AT表面PMMA接枝率为16.33%.引发剂和RAFT链转移剂用量过大均会造成接枝率降低.
张柳杨海存倪庆婷刘惠陈宇龚方红
关键词:凹凸棒土甲基丙烯酸甲酯RAFT聚合动力学接枝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