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4年中国典型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污染差异分析被引量:26
- 2007年
- 以北京、青岛、兰州、乌鲁木齐、南京、厦门、广州、重庆、昆明、武汉10个典型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2004年的空气质量公报数据研究分析这10个城市的PM10、NO2和SO2的污染状况和污染差异。结果表明南方城市总体的污染程度轻于北方城市,厦门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最佳,城市大气的污染程度与其地理位置、气象和地形条件、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最后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提出了治理方案。
- 张琪敏赵景波
- 关键词:大气污染PM10SO2
- 长安少陵塬黄土含水条件与控制因素研究
- 人们对黄土高原现代土壤水分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目前对于黄土地层土壤水理性质与其含水空间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而开展这一研究对于揭示黄土地层渗透性、含水空间与含水性垂向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为了获得较好的结果,...
- 张琪敏
-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渗透性
- 文献传递
- 陕西长武黄土剖面L3~S6土层渗透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渗水实验、孔隙度、粒度、磁化率测定,研究了长武黄土剖面L3~S6土层的渗透性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L3,L4,L5和L6黄土层渗透性较强,稳定入渗速率较高,它们的渗透系数变化在0.57~1.06mm/分之间,4层平均为0.75mm/分;S3,S4,S5和S6古土壤渗透性较弱,稳定入渗率较低,它们的渗透系数变化在0.18—0.71mm/分之间,4层平均为0.44mm/分。红色古土壤达到稳定入渗率的时间一般比黄土层要长;黄土层的平均空隙度比红褐色古土壤高,渗透性强,粒度成分较粗,黄土层比红褐色古土壤层更利于构成含水层;红褐色古土壤层粒度成分细,空隙度低,渗透性弱,比黄土层利于形成隔水层。长武第4层古土壤厚度小,纵向裂隙发育强,入渗速率较大,不易形成隔水层。磁化率、粘粒含量资料表明红褐色占土壤层与黄土层渗透性、含水空间和隔水性的差异主要是当时气候冷干和温湿交替变化的结果。
- 赵景波阴雷鹏郁耀闯张琪敏
-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隔水层含水层
- 长安少陵塬黄土含水条件与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根据长安少陵塬杨湾黄土剖面含水层的调查、含水量、孔隙度测定和粒度分析,研究了黄土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含水条件及其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安杨湾剖面黄土地层含水量变化代表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变化类型,含水量峰值出现在黄土层中,低值出现在红色古土壤层中;从上向下含水量与孔隙度呈波动变化规律;在所研究的剖面中出现的5个含水层均由黄土层构成,隔水层由红色古土壤构成。研究剖面中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水理性质主要是它们形成时的气候不同决定的。红色古土壤的隔水性是由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粘土化作用产生的,黄土层的含水空间发育好主要是当时相对冷干的气候条件下的较弱的成壤作用造成的。含水空间发育较好的黄土层和粘化强的红色古土壤隔水层的存在是该黄土剖面中地下水富集的两个基本条件。
- 赵景波牛俊杰王娜张琪敏
- 关键词:含水层隔水层
- 长安南部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污染防治被引量:3
- 2006年
- 通过对长安南部黄土塬不同深度、皂河一级阶地及翠华山地区地下水的化学分析,研究了地下水的pH值、电导率的变化和K+、Na+、Ca2+、Mg2+、HCO3-含量的特点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长安南部黄土塬随着层位的降低,pH值有逐渐增大趋势,电导率和HCO3-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黄土地下水、冲积层地下水和酸性岩石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其埋深、地层性质、溶滤与蒸发作用不同有关;长安南部少陵塬黄土地下水元素含量较高,比呈酸性、元素含量低的翠华山泉水更适于饮用.该区地下水存在多种污染因素,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的进一步污染.
- 赵景波张琪敏张琼华袁道先
- 关键词:地下水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