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芝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几乎都有心理障碍,中晚期肺癌具有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特点,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还间接影响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 冯月亮樊安英翟春凤李常华张福芝王秀军
- 关键词:中晚期肺癌肺癌患者心理疏导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心理因素
- 核医学科注射护士的自身防护体会
- 2011年
- 核医学科给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护士在此进行操作并接触放射性药物。操作全过程包括:注射液配置与抽取、携带、静脉注射、放射性沾染物品处理等。护士在完成操作任务的同时,应努力将自身受核辐射剂量降至最低限值。
- 李芳王丽娟张福芝周凤飞
- 关键词: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工作岗位静脉注射
- 胸腔巨大神经纤维肉瘤切除患者术后监护期的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总结了1例胸腔巨大神经纤维肉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开胸巨大肿瘤切除、左全肺切除及左侧第1~3肋骨部分切除术监护期的护理经验。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期护理,留置股动脉、股静脉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发生的大量输血后低钾血症及术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积极处理;密切观察大量输血并发的出血倾向。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安全度过监护期,于术后第4日转往普通病房,术后第22日康复出院。
- 王凤霞王秀军张福芝
- 关键词:神经纤维肉瘤手术后医护
- 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是疾病本身引起的T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因子的异常,导致了细胞免疫缺陷。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使机体的免疫水平进一步下降,导致了SLE易并发结核。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来SLE患者并发结核菌感染呈上升趋势。
- 张福芝梁怡冬平静珍冯月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患者SLE患者护理细胞免疫缺陷并发结核
- 胸腔巨大神经纤维肉瘤切除患者术后监护期的护理
- 2012年
- 神经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分化较好者,以梭形细胞为主,体积一般较大,大多直径大于5crnt“。2010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1例左侧颈胸巨大神经纤维肉瘤患者,成功为其行肿瘤切除、左全肺切除及左侧第1-3肋骨部分切除术,经严密监测,精心护理,患者安全度过监护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王凤霞王秀军张福芝焦媚
- 关键词:神经纤维肉瘤胸腔周围神经系统部分切除术左全肺切除
- 结核性脑膜炎1例腰大池引流的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对结核性脑膜炎1例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24岁。因发热,38~38.7℃,头痛,无头晕、四肢无力及意识障碍,间断恶心、呕吐入院。查体:右眼睑下垂、活动受限,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强两指。
- 翟春凤冯月亮李常华张福芝
- 关键词:腰骶部
- 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胸部CT扫描特征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搜集2012〜2017年经改良罗氏培养基痰培养及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且符合排除标准的660例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并发糖尿病将患者分为并发糖尿病组(159例,并发组)、未并发糖尿病组(501例,未并发组)。采用数字表法从两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由2名影像科经验丰富医师在不知患者是否并发糖尿病的情况下重新阅读CT片,以记录胸部CT表现及病变分布范围。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妮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或叶性实变[48.3%(29/60)]、大结节[26.7%(16/60)]、任何形式空洞[93.3%(56/60)]、胸腔积液[40.0%(24/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患者[分别为28.3%(17/60).11.7%(7/60)、76.7%(46/60).20.0%(12/60)](x^2=5.08,P=0.024;x^2=4.36,P=0.037;x^2=6.54,P=0.011;x^2=5.71,P=0.017),而支气管扩张[45.0%(27/6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70.0%(42/60)](x^2=7.67,P=0.006);且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性或叶性实变累及叶数[(0.78±0.96)个]、大结节累及肺叶数[(0.48±0.96)个]和任何形式空洞累及叶数[(2.05±1.43)个]明显多于未并发组[分别为(0.38±0.72)个、(0.13±0.39)个、(1.58±1.43)个](U=1380.50,P=0.011;U=1511.00,P=0.027;U=1432.00,P=0.046),而支气管扩张累及肺叶数[(0.97±1.37)个]明显少于未并发组[(1.58±1.57)个](U=1335.50,P=0.01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CT扫描出现段以上肺实变的频率及分布范围、出现大结节和空洞的频率及累及范围、并发胸腔积液的频率均较未并发糖尿病患者高;而支气管扩张多见�
- 李多张福芝曹宝霞侯代伦吕平欣
- 关键词:共病现象疾病特征
- 肘关节下静脉留置PICC 18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1]。其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2]。PICC的常规穿刺点位于肘关节下2横指处[3],肘关节上部的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穿刺。
- 翟春凤李常华张福芝冯月亮
- 关键词:肘关节
- 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胸部CT扫描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与未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胸部CT表现,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搜集2012—2017年经改良罗氏培养基痰培养及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且符合排除标准的660例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并发糖尿病将患者分为并发糖尿病组(159例,并发组)、未并发糖尿病组(501例,未并发组)。采用数字表法从两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由2名影像科经验丰富医师在不知患者是否并发糖尿病的情况下重新阅读CT片,以记录胸部CT表现及病变分布范围。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妮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或叶性实变[48.3%(29/60)]、大结节[26.7%(16/60)]、任何形式空洞[93.3%(56/60)]、胸腔积液[40.0%(24/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并发组患者[分别为28.3%(17/60)、11.7%(7/60)、76.7%(46/60)、20.0%(12/60)](χ^2=5.08,P=0.024;χ^2=4.36,P=0.037;χ^2=6.54,P=0.011;χ^2=5.71,P=0.017),而支气管扩张[45.0%(27/6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并发组[70.0%(42/60)](χ^2=7.67,P=0.006);且并发组患者中的段性或叶性实变累及叶数[(0.78±0.96)个]、大结节累及肺叶数[(0.48±0.96)个]和任何形式空洞累及叶数[(2.05±1.43)个]明显多于未并发组[分别为(0.38±0.72)个、(0.13±0.39)个、(1.58±1.43)个](U=1380.50,P=0.011;U=1511.00,P=0.027;U=1432.00,P=0.046),而支气管扩张累及肺叶数[(0.97±1.37)个]明显少于未并发组[(1.58±1.57)个](U=1335.50,P=0.010)。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CT扫描出现段以上肺实变的频率及分布范围、出现大结节和空洞的频率及累及范围、并发胸腔积液的频率均较未并发糖尿病患者高;而支气管扩�
- 李多张福芝曹宝霞侯代伦吕平欣
- 关键词:共病现象疾病特征
- ^(18)F-FDG SPECT/CT与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通过^(18)F-FDG SPECT/CT与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评价^(18)F-FDG SPECT/CT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集确诊的10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将肺癌病灶为周围型肺癌者分为I组,其中结核病灶为陈旧性结核者分为Ⅰ_a,活动性结核者分为Ⅰ_(1b);中心型肺癌者分为Ⅱ组,其中陈旧性结核者分为Ⅱ_a,活动性结核者分为Ⅱ_b,均行8F-FDG SPECT/CT扫描,并与CT对比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Ⅰ_a组47例,Ⅰ_b组24例,Ⅱ_a组17例,Ⅱ_b组12例。患者中肺结核病灶以双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分布为主(78.0%),与肺癌病灶分布有差异(P<0.001)。Ⅰ_a组SPECT/CT、CT检出率分别为95.74%、80.85%,SPECT/CT检出率高于CT(P=0.001)。Ⅰ_b组SPECT/CT、CT检出率分别为79.17%、75.00%,SPECT/CT检出率与CT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Ⅱ_a组SPECT/CT、CT检出率分别为94.12%、70.59%,SPECT/CT检出率高于CT(P<0.001)。Ⅱ_b组SPECT/CT、CT检出率分别为75.00%、66.67%,SPECT/CT检出率与CT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结论:^(18)F-FDG SPECT/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非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上优于CT。
- 李亚威张福芝吕平欣
-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SPECT/C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