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肇仪
作品数:
10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更多>>
合作作者
吴德明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域光...
徐安士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
谢麟振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
王子宇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域光...
朱立新
北京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期刊文章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10篇
电子电信
主题
10篇
光纤
9篇
通信
9篇
光纤通信
7篇
复用
6篇
波分
6篇
波分复用
3篇
通信系统
2篇
中继
2篇
色散
2篇
频分
2篇
频分复用
2篇
无中继
2篇
光纤放大
2篇
光纤放大器
2篇
光纤通信系统
2篇
放大器
1篇
单模
1篇
单模光纤
1篇
调谐
1篇
调制
机构
9篇
北京大学
1篇
区域光纤通信...
作者
10篇
张肇仪
9篇
吴德明
8篇
徐安士
5篇
谢麟振
5篇
王子宇
4篇
朱立新
2篇
李爱国
2篇
戴恩光
1篇
向强盛
1篇
吴德明
1篇
张银英
1篇
杨爱英
1篇
张侃
1篇
王德翔
1篇
韩乃骞
1篇
顾金星
1篇
朱立新
传媒
7篇
高技术通讯
1篇
北京大学学报...
1篇
光子学报
年份
1篇
2004
1篇
2002
1篇
2000
1篇
1999
2篇
1998
1篇
1997
1篇
1996
1篇
1994
1篇
1992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4×2.5Gbit/s,154km无中继波分复用系统现场试验
被引量:1
1997年
两套供工程使用的4×2,5Gbit/s、154km无中继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第一次在国内研制成功。该系统采用了波长控制器和波长转发器。系统可长期稳定工作并可接入任何厂家任何机型的2.5Gbit/s光端机。经过广东省邮电管理局组织的严格测试,二系统共8信道均24小时无误码。并通过了由国家经贸委、电子工业部委托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徐安士
吴德明
朱立新
王子宇
张肇仪
生力伟
龙柯
汤烁
史美琪
王楚
谢麟振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4×155Mb/s频分复用(FDM)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报道了一个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24小时的四路155Mb/s频分复用(FDM)光纤通信系统,实测系统误码率优于0×10(-14)。系统接收机包括解复用光滤波器,接收机灵敏度优于-30dBm(BER=1×10(-9),频道间距为0.1nm,四路FDM信号-20dB的总谱宽为0.7nm。系统采用国产DFB激光器为光源,实际光纤传输距离18km。系统全部实现了脱离光学平台的模块化结构,在长期的系统实验中显示了优良的稳定性。这一成果为FDM在光纤传输接入网中的进一步实用化开发铺平了道路。
汤烁
刘宇乔
朱立新
吴德明
徐安士
张肇仪
刘嘉
史美琪
谢麟振
关键词:
频分复用
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
用于相干光检测的3GHz中频跟踪锁定系统
1992年
戴忠宁
吴德明
周建英
李爱国
张肇仪
史美琪
谢麟振
关键词:
光纤通信
4×2.5Gbit/s,154公里无中继波分复用通信系统
徐安士
朱立新
吴德明
王子宇
张肇仪
该项目主要是将4路2.5GBIT/S光信号先分别通过4个波长转发器,使波长符合标准并加以稳定,然后经合波耦合进一芯光纤,经光放大后通过154公里G652光纤,再通过光放大器接收并分波,用4套光接收机分别同时接收。该系统具...
关键词:
关键词:
波分复用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中集成滤光器的研究及实验
1999年
研究了4端集成滤光器和光开关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对器件设计的要求和一些关键的设计方法,研制了器件,并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开和关的消光比为32.37dB,器件的插损小于4dB。
戴恩光
吴德明
徐安士
张肇仪
关键词:
光开关
波分复用
光纤通信
10频道“波分复用+光纤放大器”全光通信实验系统
被引量:1
1994年
在国内首次研制了使用1个光纤放大器的10频道102km无再生中继“WDM+EDFA”全光光纤传输实验系统。每频道传输码率为140Mb/s或280Mb/sNRZ。所用光纤放大器为增益平坦型,小信号增益为35dB。系统全部采用国产DFB激光器,各频道波长分别为1531、1535、1537、1545、1547、1549、1551、1559、1561nm,在波长为1551nm的频道内布置了2路频分复用(FDM)系统。波长分布遍及整个光纤放大器的通带。经无再生中继传输102km后,在误码率为1×10 ̄(-9)条件下,实测了尚有数dB以上(最大为12d8)的功率裕量。系统使用光栅合、分波器作为波分复用和解复用器,频道间隔为2nm及其整数倍,系统具有18个频道的能力。
徐安士
吴德明
向强盛
汪自雄
李爱国
张侃
顾金星
高阳生
朱立新
张肇仪
史美琪
汤烁
韩乃骞
谢麟振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光纤放大器
10Gbit/s色散补偿系统中自相位调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首先讨论了单模光纤中自相位调制对系统色散的影响。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入纤功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色散效应,当入纤功率为15dBm时,对于40.0km的单模光纤,自相位调制效应和色散恰好抵消,功率代价接近为零。然后比较了前、后置色散补偿系统的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入纤光功率较大的情况下,采取前置、完全色散补偿系统具有较低的误码率。前置补偿最佳入纤功率比后置补偿最佳入纤功率高约10.0dB。这表明,采取前置、完全色散补偿,系统具有较长的中继距离和较高的接收端光信噪比,对(160×10Gbit/s)DWDM系统3000km超长距离传输中光放大和色散补偿问题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杨爱英
王子宇
张肇仪
吴德明
关键词:
色散补偿系统
自相位调制效应
单模光纤
色散
Q值
掺铒光纤放大器
波分复用和频分复用光纤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98年
波分复用(WDM)和频分复用(FDM)技术可以用来充分开发光纤的宽频带特性,实现超大容量信息传输。在“八五”期间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4×2.488Gbit/s双向154km无中继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并已安装于京九九光缆干线广州—深圳段通信线路上作现场试验和试运行。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在5个多月试运行中未发现误码。同时,完成4×155Mbit/s频分复用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频道间距为0.1nm,传输距离为18km。系统实现了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测24h(小时)无误码。这一成果为FDM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吴德明
徐安士
朱立新
王子宇
张肇仪
谢麟振
关键词:
波分复用
频分复用
光纤通信
光纤传输系统
2.5Gb/s O/E/O 光波长变换器
1998年
介绍了两种高码率O/E/O光波长变换器。实验表明,这两种光波长变换器都具有优良的光、电技术指标和可靠性,其中2.5Gb/sO/E/O光波长变换器已经应用在广州深圳间10Gb/s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
王子宇
张肇仪
徐安士
吴德明
朱立新
史美琪
生力伟
龙柯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光纤通信系统
基于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实现的色散可调谐
被引量:4
2002年
从原理上证明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以及光纤光栅的温度特性的色散可调谐方案 实验证明在 2 5 5℃的温度变化范围内 ,光纤光栅对 1 5 5 0 43nm波长的色散补偿量从75 9 1 ps/nm上升到 1 65 9 9ps/nm ,色散调谐范围达到 90 0 ps/nm 。
张银英
王德翔
戴恩光
张肇仪
徐安士
吴德明
关键词:
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光纤通信
温度特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