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平
- 作品数:22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义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历史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六大表征被引量:6
- 2018年
-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n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之一:结果和过程》中首次提出的概念。该文指出,与浅层学习相对应,深度学习表现为学生不仅能在阅读基础上理解学习材料的基本内容,抓住主体思想,最终成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 张胜平
- 普通高中分层分类分项走班教学的实施与重构
- 2024年
-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浙江省高考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高考改革的推进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走班教学成为了高考改革的必然。走班教学模式的兴起距今已十年,关于其利弊的讨论方兴未艾。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一级特色示范高中、首批现代化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一直贯彻选择性学习理念,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坚持实施走班教学,开展一系列关于分层分类分项适切性的研究。
- 张胜平
-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适切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及备考策略被引量:2
- 2015年
- 2014年是浙江省高考文综考试自主命题的第6年,也是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第一年。综合分析历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浙江卷在考查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史学方法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完善。
- 张胜平
- 关键词:备考策略试题特点高考制度改革文综考试历史试题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数据史料的深度挖掘被引量:4
- 2020年
-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掌握一定数据史料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潜在的、有效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性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科学的历史解释。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数据史料深度挖掘的三条途径: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为指导,完整解读数据史料;通过对数据史料进行区分、搜集、辨析、判断、提取等,去伪存真,解疑释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数据史料背后的历史逻辑,认识其意义及价值。
- 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教学唯物史观
- 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选择被引量:6
- 2017年
- 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历史学家要从遥远的过去获取信息,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需要突破历史时空和文化的阻隔,神入到过去的世界中,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了解前人及其生活,对前人抱有“了解之同情”,以期对过去作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
- 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解释历史学家历史事实获取信息历史认识
- 历史课堂教学须关注“动态生成”——从《汉代儒学》教学片断说起被引量:1
- 2017年
-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1]。
- 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片断汉代儒学教学活动交往互动教学目标
- 基于学生认知层次的历史解释素养培育被引量:1
- 2019年
-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使学生达到较高层次的历史解释,教师可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层次,从四个维度着力设计和实施教学:收集可靠史料,促进历史理解;区别史实史论,分析历史因果;分辨多样解释,探究差异原因;基于正确史观,形成科学解释。
- 郭爱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解释
- 鞭辟入里 精雕细琢——例谈“一图多用”的教学设计艺术被引量:2
- 2016年
-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需要,精选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图片素材,鞭辟入里,精雕细琢。深度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精心设问,实现历史图片与教学内容的艺术对接;对漫画图片进行适度加工,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史料实证,凸显学以致用。通过挖掘图片外显和内隐的信息,创设不同的情景,激活历史课堂。
- 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设计
- 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问题设计——以部编教材“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部编历史教材进入高中课堂,如何将核心素养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运用新教材教学时,核心素养新理念能否落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教学可采用“问题教学”模式。①问题是学生学习探究的起点,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起点,还是教学流程设置的纽带。问题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目标为依据,以学生认知能力为前提,在教学中设置各种问题,并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分析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式。
- 张胜平
- 关键词:鸦片战争
- 例谈“模型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 2011年
- 所谓“模型法”,即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使复杂事物或过程简化、直观化.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众所周知,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使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困难,而采用“模型法”进行教学,可以把历史知识与一定的模型相联系.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再现历史,
- 张胜平
- 关键词:历史教学理性思维历史现象历史知识直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