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 作品数:5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 被引量:6 2006年 选择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胺碘酮治疗组(n=62)和非胺碘酮治疗组(n=51),胺碘酮治疗组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600μg/min持续静脉泵入,同时开始给予口服胺碘酮0.23次/日,7天后改为0.22次/日,7天后改为0.21次/日维持。非胺碘酮治疗组则给予洋地黄类或短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胺碘酮治疗组对术后房颤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非胺碘酮治疗组(P<0.001)。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可提高房颤的转复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陈晓英 彭齐 李师亮 张航 胡大清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置换术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以介入方式取出不能收回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被引量:1 2016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主诉"心脏杂音20年"。患者平素体健,无胸闷、发绀、长期发热等症状,一般活动不受限制,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病史。查体:右上肢血压128/60 mm Hg(1 mm Hg=0.133 k Pa),血氧饱和度98%;右下肢血压124/64 mm Hg,血氧饱和度100%,口唇无发绀,四肢无差异性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传导广泛,P2被杂音掩盖。 尚小珂 卢蓉 肖书娜 姚艺 龙恺 张航 李珊珊 宋艳清 张刚成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心脏瓣膜替换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06年 目前对于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研究和报道不多。笔者设计了围手术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使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并发的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取得了良好效果。 陈晓英 彭齐 李师亮 张航 胡大清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 瓣膜置换术后 口服胺碘酮 心脏瓣膜替换 临床疗效 静脉 胺碘酮对心瓣膜置换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病人113例,其中胺碘酮组62例,非胺碘酮组51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0.15g静脉注射后,以600μg/min持续静脉泵入,同时开始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7d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用7d后再改为0.2g,每日1次维持。非胺碘酮组则给予强心苷或短效β-受体阻断药。比较术后10d及术后3个月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术前心率、心脏复跳后窦性心律次数、心房颤动发作时心率、及术中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左心房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组术后10d和3个月心房颤动转复和窦律维持比率分别为32/62和42/62,高于非胺碘酮治疗组6/51和4/51(P=0.000)。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有提高转复率和减少术后复发率作用。 陈晓英 彭齐 李师亮 张航 胡大清关键词: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瓣膜置换术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对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的评估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c-TCD)在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介入封堵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192例行PFO介入封堵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研究c-TCD、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的PFO大小,与PFO介入封堵的相关性。结果192例接受PFO介入封堵患者PFO平均长度(11.90±4.56)mm,平均宽度(1.90±0.62)mm,c-TCD分流量Ⅰ、Ⅱ、Ⅲ级占比分别为18.8%、20.3%、60.9%;c-TTE分流量Ⅰ、Ⅱ、Ⅲ级占比分别为4.2%、16.1%、79.7%。介入封堵过程中共15例PFO常规通过难度较大,行穿刺鞘管辅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c-TCD检查分流量为Ⅰ级时,其通过PFO困难风险是分流量为Ⅲ级时的8.462倍(95%CI 1.470~48.710,P=0.017)。结论PFO介入封堵术前应完善c-TCD检查,评估术中通过PFO的难易程度。当c-TCD分流量为Ⅰ级时,术中通过PFO难度增加,需要使用房间隔穿刺鞘管辅助才能完成手术。 沈群山 郑璇 黎枫 李丁扬 金博文 邓晓娴 龙恺 姚艺 张航 余洁 景驰 张刚成关键词: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