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越文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医院感染
  • 4篇消毒
  • 3篇诺如病毒
  • 3篇胃肠
  • 3篇胃肠炎
  • 3篇病毒
  • 2篇毒效
  • 2篇水污染
  • 2篇微酸性
  • 2篇卫生资源
  • 2篇卫生资源配置
  • 2篇污染
  • 2篇消毒隔离
  • 2篇消毒效果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急性胃肠炎
  • 2篇急性胃肠炎暴...
  • 2篇次氯酸

机构

  • 11篇上海市徐汇区...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11篇张越文
  • 9篇钱子煜
  • 5篇王琰
  • 3篇朱仁义
  • 2篇张红叶
  • 2篇江宁
  • 2篇李惠琴
  • 2篇黄钰亮
  • 2篇唐毅
  • 1篇赵雪涛
  • 1篇周祺
  • 1篇陈越火
  • 1篇田靓
  • 1篇葛忆琳
  • 1篇沈伟
  • 1篇沈小婷
  • 1篇张玲
  • 1篇朱秋丽
  • 1篇刘天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创面相关环境标本分离葡萄球菌的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对某医疗机构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对创面感染患者相关医源性环境检出的葡萄球菌进行分子溯源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类培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医疗机构5例创面感染患者相关的医源性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并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序列分析和MecA基因的分型分析。结果采集医源性环境标本71份,葡萄球菌阳性26份(36.62%),其中23份检出甲氧西林耐药(MecA+)株(88.46%,23/26)。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占77.78%(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占95.00%(19/20)。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ST239为主(6株);SCCMec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以Ⅲ型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Ⅲ、Ⅳ型较多。结论医源性感染中葡萄球菌污染较多,且多为耐药株,应加强对耐药性葡萄球菌的持续监测,关注其变异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风险。
张越文钱子煜倪斌君赵雪涛
关键词: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同源性
医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与耐药表型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携带外排泵基因(adeB基因、qacE△SUⅠ1)情况及其耐药表型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基因扩增技术与药敏试验方法,对上海市某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和环境采集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从该医院临床患者标本与环境分离鲍曼不动菌菌株,临床与环境来源菌株携带药物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4.21%和74.29%,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E△SUⅠ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9.47%和94.29%,adeB基因和qacE△SUⅠ1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性具有相关性。结论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在环境中传播,并且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对现有消毒隔离措施提出严峻的考验。
葛忆琳陈越火朱秋丽张越文钱子煜朱仁义沈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
一起医院内集聚性诺如病毒胃肠炎的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在上海市徐汇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病房内发生的集聚性诺如病毒GⅡ型胃肠炎疫情的特征及其原因。方法采用统一的集体性腹泻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22例,发病率为31.0%,以呕吐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疫情流行持续8d,引入率为30.3%;时间分布呈单峰,空间分布有集聚性;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有两名护工隐性感染,在11份粪便、肛拭标本中检出9份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阳性,6份环节标本呈核酸阴性;由隐性感染护工护理的患者发病率高于非感染护工护理的患者(χ2=4.98,P=0.026),OR值为11.2(95%CI=1.80~116.80);空间分布的集聚性与隐性感染护工护理的床位高发病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该次疫情是一起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集聚性胃肠炎疫情,隐性感染的护工是传染源之一,接触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该次疫情在对手卫生、标准防护执行力进行干预及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
钱子煜张越文周祺沈小婷
关键词:诺如病毒医院感染
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电解发生器产生的微酸性次氯酸水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微酸性次氯酸水发生器消毒DUWLs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未加消毒干预的DUWLs水样水质合格率为29.17%,采用有效氯20 mg/L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灌注消毒的DUWLs水质合格率提高到79.88%。试验组在干预后第5周当日水样合格率首次达到90%以上,并维持到第7周。未加干预的对照组DUWLs水质合格率为26.19%。结论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灌注消毒DUWLs可以有效降低水路中微生物污染量,消毒效果可持续7周。
江宁钱子煜黄钰亮季晓帆张越文唐毅朱仁义
关键词:发生器消毒效果
CUSUM预警模型在医院感染性腹泻暴发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预警模型应用于医院感染性腹泻暴发预警中的效果,确定最优阈值。方法通过2016-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医院感染性腹泻症状监测数据(1 532 030人·天数)建立CUSUM C1、C2、C3预警模型,将预警信号与经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暴发事件数据比较,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时性等指标评价最优阈值下的预警效果。结果监测点医疗机构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306例,发病率为0.20‰(1.99/万人·天),暴发的事件14起。H=0.80是C1模型的最优阈值(Se=93.00%,Sp=92.00%,PPV=21.00%),H=0.40是C2模型的最优阈值(Se=93.00%,Sp=87.00%,PPV=22.00%),H=3.20是C3模型的最优阈值(Se=93.00%,Sp=92.00%,PPV=53.00%),均可及时预警,重复预警信号剔除的计算规则能在不降低灵敏度的情况下提高特异度。结论 CUSUM预警模型可用于医院感染性腹泻暴发预警,为及早发现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预警信息。
钱子煜张越文马小越严冰清王琰
关键词:医院感染感染性腹泻预警
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水污染干预方法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研究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干预方法,提高口腔治疗用水卫生质量。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微酸性次氯酸液和臭氧水消毒口腔治疗台水路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从4家医疗机构12台口腔治疗台水路中采集不同部位水样864份,合格474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54.86%。经臭氧水消毒处理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采集水样192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42.71%;经微酸性次氯酸液处理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采集水样384份,卫生质量合格率为77.34%。结论消毒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口腔综合治疗台水卫生质量,微酸性次氯酸液处理消毒效果较臭氧水好。
江宁田靓钱子煜黄钰亮刘天张越文唐毅潘引君朱仁义
关键词:臭氧水消毒效果
口腔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污染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口腔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污染状况,并分析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上海市徐汇区9家医疗机构34台综合治疗台不同时段三种管道的治疗用水,进行细菌菌落总数计数,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上午开诊前、第一个病人诊疗后、上午诊疗结束后治疗用水合格率分别为57.6%,70.7%,87.0%。综合治疗台当日的使用时间短是影响治疗用水菌落总数的主要因素。治疗用水合格率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回吸强度大、采用储水罐供水方式、水处理设备管理水平差及当日管道冲洗时间短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污染情况严重,存在引起医院感染的隐患。影响污染状况的因素较多,需要有综合措施对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进行控制。
张玲张越文闵红芳孙冬梅钱子煜
关键词:污染医院感染
上海市徐汇区托老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张红叶张越文王琰李惠琴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消毒隔离
2008-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12起医疗机构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医院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2月医疗/养老机构主动报告的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12起,描述分析时空分布、人群分布、病原学分型、暴发相关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收集12起医院内因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共波及1163人,感染人数共205人,罹患率17.63%,平均疫情时长为(7.25±2.38)天。83.33%的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II型引起的,冬春季为暴发的高发季,老年科/干保科病区发生疫情为高发病区,住院患者的感染率高于医务人员及护工,主要传播途径为人-人或人-环境-人的传播模式,无症状密切接触者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9.41%(15/51),清洁用具、环境、护工手的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7.50%(3/8),15.71%(11/70),14.29%(2/14)。达到暴发疫情到报告CDC之间平均报告时长为3.33天,报告时长与疫情时长呈正相关(r=0.735,P=0.006)。结论冬春季、老年病区应是医院内诺如病毒暴发控制的重点。建议在医疗机构内开展感染性腹泻症状监测,对医务人员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发现疑似诺如病毒感染应尽快报告CDC并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密切接触对象进行隐形感染筛查,采取控制措施。
钱子煜张越文严冰清王琰
关键词:医院感染诺如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2008-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12起医疗机构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医院内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的整理分析 2008-2017 年上海市徐汇区通过医疗/养老机构主动报告的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
钱子煜张越文严冰清王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