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2001~2004年上海市黄浦区老年人死因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吴建华张金峰吴燕周伟明
- 关键词:死因分析慢性退行性疾病人口年龄结构主要死亡原因平均期望寿命
- 上海市黄浦区脑卒中急性期死亡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黄浦区死于脑卒中急性期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及其他相关情况,推断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控制及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在上海市黄浦区选取10个社区377名脑卒中急性期死亡者为调查对象,通过死者家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完成问卷调查。从死者生前吸烟、饮酒、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患病等情况对该区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居民脑卒中急性期被调查对象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8.09±12.42)岁,其中脑梗死占44.03%,脑出血占40.85%,两类脑卒中的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被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较高,死亡年龄在80岁及以上区间达到峰值,且均以患病10-20年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结论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其中,年龄是脑卒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高血压既是脑卒中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与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复发。
- 邱晖强文沁王烨菁张金峰王一潘鸣镝吴燕
-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死亡影响因素
- 影响上海市死因监测工作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1
- 2006年
- 宋桂香郑文蔚张金峰杨琛
- 关键词:死因监测病伤死亡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上海市黄浦区近五十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指标分析
- 目的:根据黄浦区近半个世纪,重点是近二十年出生、死亡人口资料,计算出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指标的变化趋势。
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统...
- 邱晖周建军张金峰吴燕
- 关键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黄浦区居民50年期望寿命变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收集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分析近50年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结果]1951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13.55‰,北片为9.44‰;出生率南片为44.00‰,北片为29.20‰;1976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6.89‰,北片为6.66‰;出生率南片为7.10‰,北片为6.56‰;2006年黄浦区居民全死因(南北片合并)为8.50‰,出生率(南北片合并)为5.08‰。1951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47.56岁(南片),1976年期望寿命为71.18岁(南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1.98岁(南北片合并)。[结论]半个世纪以来,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出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期望寿命不断上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较1951年上升72.37%,较1976年上升15.17%,比上海市同年居民期望寿命80.97岁高1.01岁,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期望寿命相近。
- 邱晖周建军张金峰吴燕
- 关键词:出生率死亡率死因
- 上海市黄浦区2007—2010年出生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黄浦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主要出生特征,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2004年始,在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部署下,黄浦区将区内所有获准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包括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仁济医院、长征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作为监测点,监测区内4家医疗保健机构中分娩的活产新生儿情况。我们通过2007—2010年出生监测数据,初步分析近年来黄浦区主要出生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黄浦区有关卫生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
- 邱晖吴燕张金峰虞慧婷钱耐思许振慧
- 关键词:监测分析出生人口素质医疗保健机构非户籍人口
- 2005~2008年上海市黄浦区新生儿出生特征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黄浦区户籍与流动人口的主要出生特征。方法:收集并整理2005~2008年上海市黄浦区出生及黄浦区户籍的相关数据。结果:①流动人口新生儿第一产比上海市黄浦区户籍第一产的低得多。②分娩方式中采用自然分娩方式上海市黄浦区户籍比流动人口比例低。③流动人口畸形发生率高于上海市黄浦区户籍。结论:出生前的筛查工作是有效防止和控制畸形发生率的重要途径,做好出生监测工作。
- 吴燕邱晖张金峰
- 关键词: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新生儿畸形
-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出生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黄浦区出生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黄浦区出生登记信息,对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和破宫产率进行分层分析,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黄浦区户籍人口的总生育率为45.67%,总和生育率为1.17,生育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非户籍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达113.9,严重偏离正常范围。沪籍和非沪籍的破宫产率分别高达49.54%和45.62%,均高于WHO推荐的15%的警戒水平。结论出生监测信息的利用反映了人群生育水平和生育特征,显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转折点,也明确了控制出生性别比、降低破宫产率将是今后卫生部门需加强的重点。
- 吴燕张金峰王一潘鸣镝虞慧婷
- 关键词:生育率出生性别比
- 上海市黄浦区2005—2006年出生情况分析
- 2008年
- 吴燕邱晖张金峰
- 关键词:妇女生育人口发展统计分析生育水平
-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做出估计。为此,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居民2014年死亡原因的分析,了解该区户籍居民死亡率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 王一潘鸣镝吴燕张金峰
- 关键词:疾病死亡率社区卫生服务区域卫生规划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