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
- 作品数:35 被引量:2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欧对接:双层欧盟的视角
- 2017年
-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欧洲联盟的地位和角色经历了一个从含糊到明晰的过程。在倡议提出之初,尽管"一带一路"的远端都指向欧洲,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以及它的28个成员并没有被明确界定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 张骥陈志敏
- 关键词:欧盟对接欧洲联盟
- 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的第三大支柱。人文交流在新时代中国外交中的兴起,其意义尚未被充分认识。“人文交流”这一概念和实践的形成,本身就难以运用现成的国际关系概念和理论予以解释,诸如“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文化外交”“价值观外交”“软权力”等等,即便具有中国实践含义的“人民外交”“对外宣传”等也不能概括甚至等同于“人文交流”。
- 张骥邢丽菊
- 关键词:人文交流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价值观外交
- 中国外交安全智库国际话语权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外交话语的重要供给方,外交安全智库在一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迅速提升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相比,中国在外交话语权方面的优势并不显著,智库在这方面尚未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外交安全智库如何参与一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估中国外交安全智库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现状,并提出建议。
- 张骥方炯升
-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 何以交流:中外人文交流的三大源流被引量:6
- 2017年
- 中外人文交流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实践。在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外交从政治、经贸两轮驱动进一步发展为政治、经贸、人文三足鼎立。无论是推动大国关系、加强周边外交和发展中国家外交,还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文交流的作用都愈加凸显,也愈加迫切。
- 张骥
- 关键词:人文交流源流大国外交三足鼎立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被引量:1
- 2018年
-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习近平还以广阔的视野和胸怀倡导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习近平亲力亲为引领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外民心相通,大幅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大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展现了社会主义东方文明大国的崭新形象与责任担当。
- 张骥
-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文化影响力国家软实力兼收并蓄
- 法国印太战略中的自主身份塑造及其困境被引量:5
- 2023年
- 印太地区日渐成为大国战略竞逐的主要区域,法国也以“印太国家”名义提出以战略自主为导向的印太战略。法国印太战略不是对美国印太战略的简单追随,而是试图以自身战略诉求和价值理念来引领地区秩序重构。法国印太战略的实施体现出较强的自主追求,在高政治领域塑造“平衡者”角色,构建安全行动力;在低政治领域塑造“引领者”角色,拓展发展影响力。然而,法国在印太的战略自主身份构建面临多重因素制约,反映出其谋求战略自主的局限及困境,主要体现在意愿与资源的不平衡、平衡外交的内在失衡、务实外交与价值外交的矛盾以及盟伴借力的风险等方面。
- 张骥黎笑汐
- 关键词:法国外交
- 欧债危机中法国的欧洲政策——在失衡的欧盟中追求领导被引量:13
- 2012年
- 追求"法国领导的欧洲"是法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欧债危机改变了欧洲的权力结构,形成了欧洲经济治理领域和外交安全政策领域权力结构的分化。面对一个失衡的欧洲,萨科齐时代的法国在追求欧洲领导权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路径:在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展现强势的领导和进攻性,在经济治理和危机应对领域与德国共同领导并展现出妥协性。危机使得"法德轴心"再次成为欧洲事务的领导核心,但却呈现出"法国主张、德国内核"的特征。法国大选和左派的上台为再平衡提供了契机,奥朗德时代的法国在追求欧洲领导权上呈现出了新的路径:通过内部和外部制衡来平衡德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权势,追求一个更加平衡的欧盟。
- 张骥
- 关键词:欧债危机欧盟
- 安全、发展与国际共进被引量:12
- 2015年
-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指导下,中国需要发展以"有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效国家安全战略应追求增强的安全、相对的安全、开放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全向度的安全、发展的安全、共同的安全、统筹的安全和避免过度安全化的安全。中国实现国家安全持续发展和有效安全应秉持的战略指导原则为:安全与发展共进,应对与进取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合作与反制并用,内部与外部统筹。中国需要减少应对性思维,增加进取性思维,在安全问题上学会不断转化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安全环境的能力。有效安全需要建立一个统筹、高效、专业、法治的国家安全体制,提升国家安全体制的执行力。有效安全的外部布局需要按照"全向有序、内外兼修、能力相称"的原则。通过阐述中国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宗教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海外安全等十个领域的状况,实现有效安全的界定,存在问题的评估,并分别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战略举措。中国要汲取美国和苏联在安全问题上的教训,两者分别在冷战后期以及九一一事件后将局部安全问题扩大化、过度化,导致国力消耗,资源分散,能力不相称,最终使得安全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中国要重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共进与互补性,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安全发展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的安全智慧。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务智库”编写组陈志敏苏长和潘忠岐张骥郑长忠孙德刚宋国友熊易寒李瑞昌刘淑华沈逸徐以骅张建新薄燕黄河
-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
- 中外人文交流的新方向
- 2018年
- 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空前活跃,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文交流的使者。
- 张骥
- 关键词:人文交流对外开放水平
- 政党格局转变与法国社会党的发展困境被引量:3
- 2021年
- 作为一个拥有近120年历史的老党大党,法国社会党(下称“社会党”)在2017年大选中遭遇惨败并走向衰落,其中的教训值得深思。近年来,面对法国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身份政治极化以及政治动员方式的变化,社会党的身份定位和纲领调整依然摇摆不定,党内团结和结盟战略仍存分歧,领导核心重构尚未完成。对社会党而言,2022年大选之路或将步履艰难。
- 张骥
- 关键词:法国社会党党内团结政治动员身份定位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