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江 作品数:4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磁化传递成像定量研究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肝移植前后的脑改变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利用磁化传递成像(MTI)技术定量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脑内水含量的变化。方法对37例肝硬化HE患者和22名健康志愿者行MR扫描,并于肝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或1年对30例患者随访,测量额、顶、枕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各兴趣区的磁化传递率(MTR),在T1WI图像上测量壳核和苍白球的信号强度计算GPI。结果①术前肝硬化HE患者组各部位的MTR值均较对照组低(P均<0.001),GPI指数显著升高(t=-6.40,P=0.000)。②术后1个月肝硬化HE患者组顶叶、额叶、尾状核、苍白球和枕叶的MTR值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3个月各部位的MTR值均高于术后1个月(P均<0.05)。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GPI值逐渐降低,但仍与对照组有差异。④各时间点MTR值、GPI指数与神经心理学测试无相关性。结论肝硬化HE患者脑水肿是可逆性的。MTI可以作为肝移植后脑代谢恢复状况的随访监测方法。 姜滨 沈文 张龙江 尹建忠 朱志军 祁吉关键词:肝性脑病 肝硬化 肝移植 多层螺旋CT在TIPS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TIPSS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17例TIPSS术后患者(共19支支架)行MSCT门静脉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17例中6例进行了DSA检查,11例得到了病理标本。将MSCTA表现与病理或DS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A发现19支支架中完全闭塞3支,支架狭窄4支,肝静脉端狭窄3支,同时伴有支架内和肝静脉端狭窄3支,未见明显异常6支。与DSA或病理对照,CTA诊断支架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和特异度分别为90%和83.3%,诊断支架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1%。结论MSCTA可准确显示TIPSS术后支架的通畅性,为外科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随访和筛查的手段。 姜滨 张龙江 沈文 祁吉关键词:数字减影 门体分流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静脉解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显示肝静脉的价值,优化扫描延迟时间和各种后处理技术,并分析国人肝静脉的解剖构成比。资料与方法选取30例患者,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50s、60s、70s、80s、90s行肝区扫描,测量肝右或肝中静脉主干与肝实质的CT值,采用重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得到肝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将重组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蔽显示(SSD)后处理,记录各种重组方法对肝静脉的显示级别,采用K related Friedman秩和检验得到最佳的后处理方法。以Nakamura和Marcos的解剖分类为标准,分析75例患者的解剖构成情况。结果延迟70s和VR为肝静脉的最佳延迟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国人肝静脉解剖以Naka-muraⅠ型和MarcosⅠ型为主。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肝静脉,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姜滨 张龙江 沈文 祁吉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肝静脉 肝硬化患者认知控制的fMRI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肝硬化患者认知控制功能的神经学机制。资料与方法搜集14例肝硬化患者和14名正常志愿者进行研究。采用改编的Stroop任务进行组块式设计fMRI,利用统计参数图(SPM99)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检查完毕后,对受试者进行行为学测试,记录测试的总反应时间以及错误数。结果患者组执行两试验的反应时间均长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01),执行颜色命名试验的错误数高于认字试验(P=0.000),执行颜色命名试验时的错误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肝硬化患者执行简单的认字任务时双侧前额叶及顶叶多个脑区激活增加。随着冲突强度增加,肝硬化患者扣带回、双侧前额叶、顶叶以及颞叶梭状回激活减少。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认知控制功能的障碍,而扣带回-前额叶-顶叶-颞叶梭状回网络的异常是肝硬化患者认知控制功能障碍的神经基础。 张龙江 尹建忠 祁吉关键词:肝硬化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扣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