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薇
- 作品数:37 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措施被引量:17
- 2007年
-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趋势日趋严重,控制结核病传染和治愈结核病患者仍是当前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结核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不仅关系到结核病患者个人治愈问题,还涉及到人类能否有效控制结核病的大局问题。从依从性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措施3方面进行综述,为更好地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 徐佳薇汪洋胡代玉
- 关键词:结核病服药依从性
- 重庆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评估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评价重庆市证实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2012-2016年AFP病例报告数据,对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率从2012年的1.52/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79/10万;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占51.67%;24h内报告率为54.76%、48h内调查率为98.71%、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2.78%、7d内粪便标本送达率为95.12%。结论重庆市2012-2016年AFP监测质量总体维持高水平,但报告及时性明显下降;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AFP监测培训。
- 徐佳薇钟江红王青
-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 2014-2021年重庆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置成本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重庆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vent, PHEE)特征和处置成本。方法 通过中国PHEE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1年重庆市水痘PHEE及其处置成本信息,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新灰色关联法分析总成本与各项成本的关联性。结果 2014-2021年重庆市共报告水痘PHEE 837起(每年39-182起),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分别报告85起、607起、145起;报告时间、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4d、35d(r_(s)=0.50,P<0.05)。水痘总罹患率为1.82%(24 476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8岁。水痘PHEE的病例人均处置总成本为778.78元,在各项处置成本中医疗救治成本与总成本的关联度最高。结论 2014-2021年重庆市水痘PHEE主要发生在小学,PHEE处置成本较高;需加强水痘监测和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
- 胡永娇王青邓晶刘洋徐佳薇张圆圆许濒月
- 关键词: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 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疫情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3年重庆市水痘报告发病率从8.59/10万上升到2013年的30.02/10万,发病人群以5~14岁人群为主,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的易感人群,也是出现暴发疫情的高发单位;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但仅限于小年龄儿童内推广1剂次水痘疫苗,5岁以上儿童接种率较低。结论小学和托幼机构是水痘防控工作的重点部门;小学、托幼机构为水痘主要发病人群,建议扩大重庆市水痘疫苗接种对象,鼓励1~14岁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并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以控制水痘疫情的暴发流行;避免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有必要在提高儿童首剂疫苗接种率的同时,对14岁以下儿童开展第2剂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
- 徐佳薇王青匡珊珊
-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
- 结核病疑似患者发现延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影响我国重庆地区结核疑似患者就诊延迟与确诊延迟程度,探索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05名结核病疑似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结果结核疑似患者在寻求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就诊延迟现象严重,性别、就业、医保、自我医疗、结核病认知是影响结核病疑似患者及时就诊的因素(P<0.05),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行为等因素也与延迟的发生有关。结论结核病疑似患者就诊、确诊延迟严重,有必要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加大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健康教育力度,探索私人医疗机构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合作关系。
- 徐佳薇汪洋龙倩李颖王宏岳勇
- 关键词:就诊延迟影响因素
- 首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纳入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评价首剂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PV)与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序贯基础免疫程序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脊灰基础免疫适龄儿童,分为实验1组(SG1)、实验2组(SG2)、对照组(CG),分别按Salk株IPV(IPVSalk)-bOPV-bOPV、Sabin株IPV(IPVSabin)-bOPV-bOPV、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bOPV-bOPV序贯程序完成3剂脊灰疫苗基础免疫,其中SG1和SG2组IPV从2018年8月1日开始接种,CG组tOPV于2016年4月1-30日接种,在基础免疫完成后1-3个月检测儿童血清脊灰中和抗体。结果 SG1、SG2、CG组分别纳入儿童335名、358名、334名。完成脊灰疫苗基础免疫后,各组I型脊灰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9.70%、99.70%、98.50%(Fisher精确概率法,SG1与CG:P=0.12;SG2与CG:P=0.11;SG1与SG2:P=1.00),II型分别为83.28%、74.58%、98.80%(χ^2=49.34,P=0.00;χ^2=85.59,P=0.00;χ^2=7.84,P=0.01),III型分别为99.40%、100%、97.90%(Fisher精确概率法,P=0.11;P=0.01;P=0.23)。结论 实验组儿童I型和III型脊灰中和抗体保持较高水平,首剂IPV与bOPV序贯免疫程序效果良好。
- 王青张圆圆徐佳薇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
- 重庆市儿童母亲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儿童母亲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8个区县6月龄-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HPV相关知识和HPV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在802名调查对象中,149名(18.58%)知晓导致宫颈癌的主要HPV型别,128名(15.95%)知晓HPV感染途径,623名(77.68%)愿意接种HPV疫苗,671名(83.67%)愿意为子女接种HPV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家庭收入、HPV和HPV疫苗知晓情况、疫苗价格、第二类疫苗接种史是影响调查对象接受HPV疫苗的显著性因素。结论儿童母亲对HPV疫苗的接受率高但HPV相关知晓率低。建议加强健康教育、降低疫苗价格以提高HPV疫苗的可及性。
- 徐佳薇王青杨琳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影响因素
- 私人药店参与结核病病例发现的能力及意愿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索重庆地区私人药店参与结核病控制的能力及意愿,为重庆地区结核病病人发现模式提出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5家药店的老板(管理人员)或者雇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私人药店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结核病疑似病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有较大比例,药店工作人员对结核病有基本的认识,且几乎所有的药店老板和工作人员都愿意合作共同发现结核病人。[结论]药店工作人员具有参与结核病人发现的潜力和意愿,应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药店与结防机构合作的可行性及机制。
- 刘琴汪洋宋爱华徐佳薇Hastings Banda
- 关键词:药店结核病病人发现
- 重庆市成年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调查
- 2023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女性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推广HPV疫苗接种、消除宫颈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18岁及以上的成年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设计编制问卷,利用“育苗通”微信服务号向调查对象推送问卷,调查对象自愿填写相关内容,同时强化质量控制,确保问卷应答质量。利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可能影响调查对象HPV疫苗认知和接种意愿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此次共调查4885名成年女性,其中96.46%听说过宫颈癌,94.60%听说过HPV,96.62%听说过HPV疫苗。99.43%的调查对象愿意接种HPV疫苗,93.33%的调查对象愿意让女儿接种HPV疫苗。如果9-14岁的女孩能免费接种国产2价HPV疫苗,89.27%的调查对象会让女儿接种,选择不会让女儿接种的人群中,有86.64%觉得2价疫苗覆盖面不够,想让女儿接种覆盖面更广的4价或9价疫苗。结论重庆市成年女性对HPV疫苗的认知较过去的研究有明显提升,接种意愿很强烈;但仅有34.45%的调查对象认为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是9-14岁,未来需要针对这点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做好推广HPV疫苗普遍接种工作,需要兼顾个人选择权,因此制定普惠、公平、灵活的接种政策至关重要。
- 王东王青徐佳薇罗书全陈京蓉柏宁培左航周颖
- 关键词:成年女性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配偶感染乙型肝炎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 )表面抗原(HBsAg )携带者配偶 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其有效的防控策略,降低HBV性接触传播的风险。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运用ELISA对2005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中重庆市18~59岁人群HBsAg携带者的配偶、健康人群的配偶开展HBV血清学(HBsAg、抗-HBc、抗-HBs)检测。结果病例组(HB-sAg携带者)HBsAg阳性率(14.8%)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的配偶,7.5%),P<0.01;女性配偶其HBsAg阳性率随结婚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多因素分析发现,配偶为HBsAg携带者、不使用安全套是HBsAg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BsAg携带者配偶感染HBV风险高;性接触传播中,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感染乙型肝炎,提倡婚前体检,采取安全性行为或配偶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有效措施以降低 HBV性接触传播。
- 王青徐佳薇姚宁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