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导乐镇痛治疗仪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 2021年
- 研究分析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硬膜外腔神经阻滞与导乐镇痛治疗仪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产妇中惯序法104例进行研究观察,惯序法时间即2020.5-2020.12,按照惯序法将产妇划分两组:传统导乐镇痛组即对照组,52例;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导乐镇痛治疗仪组,即实验组52例,在完成硬膜外神经阻滞后增加导乐镇痛治疗仪完成镇痛。观察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宫口开全时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第2产程时间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第1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总发生率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98.08%总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导乐镇痛治疗实施分娩镇痛,能够提高分娩镇痛效果,缩短分娩时间,提升分娩安全性,舒适性和满意度。
- 邓奇陈友政徐净
- 关键词:分娩镇痛疼痛硬膜外腔神经阻滞
- 氟比洛芬酯复合咪达唑仑口服液减少小儿OSAHS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减少OSAHS术后苏醒期躁动。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按肌松加阿片类药加丙泊酚镇静麻醉,B组在一组的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和咪达唑仑口服液。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的需要,但A组病人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躁动,B组躁动明显低于一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和咪达唑仑口服液可以减轻OSAHS术后的苏醒期躁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徐净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OSAHS
- 脊髓组织缺血再灌注早期MDA和SOD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早期脊髓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ed,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活性变化,探讨自由基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腹主动脉肾动脉下方夹闭法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连续观察再灌注后1h、6h、12h、18h、24h脊髓组织内MDA和SOD活性。结果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MDA立即上升,6h达最高峰,此后随之下降,但至24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SOD活性显著下降,6h达最低,随后逐渐回升,至24h基本接近缺血前。结论MDA和SOD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 徐净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硬膜外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比较
- 2002年
- 邱庆明徐净等
- 关键词:硬膜外不同给药方式妇产科术后镇痛
-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产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重复性疤痕子宫手术逐年增加,产科出血仍然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很多,如:凝血系统异常、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术中发生大出血,输血是一个重要治疗措施,然而,异体输血存在要血等待时间长、输入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以及输血相关肺损伤。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够及时、快速将产妇自体血液回输给患者,是挽救大出血产妇的有力措施,在临床上的应用率逐年增加。本文将针对自体血液回输于产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邓奇陈友政徐净
- 关键词:产科手术自体血液回输产后出血
- 超声引导下婴幼儿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临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 2021年
- 通过回顾超声引导下婴幼儿颈内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技巧、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探索婴幼儿输液港成功植入的优化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10月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42例经颈内静脉植入TIVAP患儿临床资料,均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根据操作方案不同,分为超声组、盲穿组。每组分至21例。检验根据:超声引导、盲穿组患儿穿刺频次、穿刺用时、植港成功概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超声组植港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较盲穿组更优异(P<0.05)。(2)超声组穿刺频次、穿刺用时、手术时长均少于盲穿组(P<0.05)。结论 与盲穿相比较而言,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安全性更高,可用于对化疗患儿中。
- 邓奇陈友政徐净
- 关键词:右侧颈内静脉婴幼儿超声
- 甲磺酸罗呱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
- 2008年
-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呱卡因与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两种麻醉药的不同点和优缺点,选择最实用于临床的麻醉药。方法选择我院妇科开腹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麻醉效果及麻醉手术中的不良反应、并发症、麻醉时效和临床医生的满意度。结果两药均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医生的要求,但布比卡因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患者血压下降明显,有心率减慢,需要药物处理才能恢复,甲磺酸罗呱卡因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仅有部分患者的血压下降,不需药物处理,稍微加快输液速度就可恢复。结论甲磺酸罗呱卡因毒性低,临床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 徐净任渝江
- 关键词: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
- 新生儿腹部手术10例麻醉体会
- 2008年
- 徐净
- 关键词:腹部手术麻醉处理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电解质紊乱病情危重
- 高原条件下氨茶碱在全麻术后催醒中的应用
- 2001年
- 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全麻患者苏醒期用氨茶碱催醒,既可以使病人尽快恢复意识,又可以预防支气管痉挛和高原肺水肿的发生。我们自1996年以来,对8例全麻术后患者使用氨茶碱催醒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9~35岁。择期手术7例,急诊手术1例,其中开胸手术2例,腹部手术5例,下肢手术1例。
1.2 麻醉处理 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3例,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5例。麻醉前常规肌注阿托品及苯巴比妥钠,麻醉维持以芬太尼、琥珀胆碱、安氟醚行静吸复合全麻3例,其余5例均采用氯胺酮、芬太尼及r-OH维持麻醉,所有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1.3 氨茶碱催醒方法及效果 催醒对象:潮气量<6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呼之不应者。方法:以氨茶碱4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ml,缓慢(10min)静脉注射。效果:8例病人经一次静脉注射氨茶碱后,神志、保护性反射(呛咳、吞咽、肌张力)及呼吸均有明显改善,在10~15min后神志清醒,睁眼,能按指令张口,催醒拔管后未再出现呼吸困难及复睡现象。
- 史纪涛刘合年徐净何勇
- 关键词:氨茶碱全麻催醒麻醉
- 地塞米松预充对小儿心脏手术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体外循环(CPB)预充液中应用地塞米松对小儿心脏手术肺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未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地塞米松组预充液中加入5 mg/kg地塞米松,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前(T_(0))、CPB 15 min(T_(1))、主动脉开放前5 min(T_(2))、CPB结束时(T_(3))、入重症监护室(ICU)后2 h(T_(4))取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a/A),记录术前一般状况及围手术期参数。结果对照组RI指标在T_(2)时点为2.52±2.57,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1.3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OI、a/A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管拔管率及ICU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预充液中给予地塞米松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间段内改善CPB后肺氧合功能。
- 赵歆徐净邓奇章晓华
- 关键词:地塞米松心脏手术预充液肺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