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华
- 作品数:35 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棉铃虫滞育激素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被引量:12
- 1999年
- 滞育激素是诱导昆虫滞育的神经肽 .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对棉铃虫滞育激素的cDNA进行了克隆 ,序列分析表明它是由 2 5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新型的滞育激素分子 ,它和家蚕、玉米夜蛾的滞育激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有高度的同源性 。
- 张刘宾徐卫华刘兢沈晋良
- 关键词:滞育激素CDNA克隆棉铃虫
- 生物防治造福人类被引量:2
- 2024年
- 生物防治是植物保护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我国有效控制农药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深耕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在多个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天敌昆虫保育、挖掘与利用方面,以蓖麻蚕卵作为大量繁殖赤眼蜂的中间寄主,开创了大卵繁蜂的先例,并广泛推广应用于甘蔗螟虫的防治;繁殖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龙眼害虫荔枝蝽,沿用至今;发掘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的方法,继承和弘扬了祖国的文化遗产;挖掘稻虱缨小蜂种质资源,建立了可以用于规模化繁育的四室繁蜂法.在引进天敌防治害虫方面,先后完成了引进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防治介壳虫;建议从松突圆蚧原产地引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林新入侵害虫松突圆蚧.在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方面,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以及卫生害虫致倦库蚊;利用松毛虫质多角体病毒防治马尾松毛虫;研制和商品化生产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虫瘟一号”;利用病毒基因组的突变,构建了多株高效核多角体病毒株;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花卉新入侵害虫蔗扁蛾.在害虫综合防治方面,实施“以发挥害虫天敌效能为主的害虫综合防治”,将水稻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阐明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效能的群落生态学机制;研究了腰带长体茧蜂与寄主的免疫互作机制;研发了基于RNAi的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系统研究了棉铃虫滞育的分子机制.害虫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所涉及的政府、商业部门、技术研究者、农技推广部门、广大消费者、农民等社会各方面中,农民是防治措施的最终执行者,只有加大对农民的培训、让�
- 张古忍张文庆周强胡建徐卫华
- 关键词:生物防治害虫天敌赤眼蜂昆虫病原微生物
- 昆虫发育与免疫:现代昆虫学一个重要方向被引量:1
- 2022年
- 昆虫发育与免疫作为昆虫学的重要方向,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经过多维度的研究,在解决重大害虫成灾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生物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进了昆虫发育与免疫的学科发展,使得我们对昆虫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本“昆虫生长发育与免疫”专辑论文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昆虫发育与免疫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特色。生长发育方面涵盖了从卵到成虫的所有发育阶段,主要研究信号转导机制;免疫方面则聚焦于生物互作。在大数据背景下,将传统和现代技术并用,加强合作,使本研究方向在害虫防治、昆虫资源利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王毛邹振徐卫华
- 关键词:昆虫生长发育免疫信号传导转录因子
- 昆虫蜕皮行为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1年
- 羽化激素与蜕皮触发激素诱发昆虫蜕皮行为及蜕皮末期的其它生理变化。羽化激素在一些特定的脑神经分泌细胞中合成 ,在蜕皮激素的调控下 ,释放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淋巴中。蜕皮触发激素是由Inka细胞分泌的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触发前蜕皮和蜕皮行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羽化激素可能存在于所有的昆虫中 。
- 许可唐明沈璐辉徐卫华
- 关键词:蜕皮神经肽神经分泌细胞
-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被引量:57
- 2008年
- 首先对昆虫滞育的若干名词概念作出解释,按照滞育过程的阶段特点划分为3个时期:(1)滞育前期(包括滞育诱导和滞育准备);(2)滞育期(包括滞育进入、滞育维持和滞育解除);(3)滞育后期。然后重点介绍这3个阶段近期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重要工作,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 徐卫华
- 关键词:昆虫滞育发育
- 棉铃虫转录因子c-Myc基因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2015年
- 【目的】c-Myc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也是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的重要靶标。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Myc基因,从核酸水平初步调查c-myc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制备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RACE方法克隆棉铃虫c-myc基因的c DNA,运用RT-PCR方法比较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Har-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根据获取的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结果】克隆了棉铃虫c-myc基因,核酸水平的研究表明滞育蛹脑中c-my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滞育蛹脑。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c-Myc部分肽段并通过镍柱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重组蛋白。制备的c-Myc抗体效价达到了1∶125 000。【结论】滞育蛹脑中Har-c-myc的表达下调。获得了抗棉铃虫c-Myc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的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棉铃虫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棉铃虫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陈伟徐卫华
- 关键词:棉铃虫滞育转录因子多克隆抗体
- 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的表达模式与发育调节被引量:1
- 2007年
-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分别对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的合成与分泌模式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定位在棉铃虫脑前背侧的两对PTTH神经分泌细胞在滞育和非滞育六龄幼虫末期有相似的阳性反应细胞;在蛹期阶段,滞育和非滞育类型个体在化蛹后4d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了从六龄幼虫到蛹末期血淋巴中的PTTH滴度变化,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变化趋势在幼虫阶段相似,蛹期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提示PTTH的表达对调节棉铃虫蛹滞育起到关键作用.
- 侯成林徐卫华
- 关键词:免疫组化棉铃虫
-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液态芯片筛查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套全新的基因诊断方法,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微缺失,并对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按照欧洲男科协会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检测指南推荐标准,采用多重PCR-液态芯片技术对648例精子发生障碍的患者和100例合格捐精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结果648例精子发生障碍的患者中,发现62例患者存在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对应于5种缺失模式AZFa,AZFb,AZFc,AZFb+c,AZFa+b+c。按区域统计,AZFc区域缺失的频率最高,其次是AZFb,AZFa的检出率最低。无精子症患者中微缺失的发生率为12.31%,严重少精子患者中微缺失发生率为5.43%。100例对照组没有发现任何缺失,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微缺失密切相关,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液态芯片技术平台,用于男性不育患者的YqAZF区域筛查,结果可靠、快捷、重复性好、通量高。
- 郭安亮朱晓斌李铮曹小蓉刘勇孙宝林徐卫华
-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诊断
- 近三年来国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要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4
- 2006年
- 作者收集了近3年来国内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重要论文,对这些工作给予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最近两年我国的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过去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基因测序(基因组、表达序列标签)、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和利用基因组序列开展相关研究等方面进步尤为显著。但是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如在克隆新的、重要的基因方面远远落后,鉴定基因的功能方面比较薄弱等。通过比较,既看到了该领域国内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清楚地看到和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存在的巨大差距,期待我国科学家鼓足勇气,凝炼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新、更大的进步。
- 徐卫华
- 关键词: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基于时态数据库技术的证券客户交易行为分析
- 目前时态数据库技术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证券业是数据密集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数据积累,数据仓库中存放有大量的时态数据,具有成熟的时态应用的条件和需求。在证券业CRM系统中应用时态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更加...
- 徐卫华
- 关键词:时态数据库证券业交易行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