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卫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滞育
  • 10篇基因
  • 9篇棉铃
  • 9篇棉铃虫
  • 9篇昆虫
  • 6篇滞育激素
  • 5篇家蚕
  • 5篇分子
  • 4篇神经肽
  • 4篇克隆
  • 3篇多克隆
  • 3篇多克隆抗体
  • 3篇多克隆抗体制...
  • 3篇转录
  • 3篇抗体制备
  • 3篇昆虫滞育
  • 3篇PBAN
  • 2篇信号
  • 2篇夜蛾
  • 2篇滞育蛹

机构

  • 1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6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4篇徐卫华
  • 5篇陈伟
  • 3篇沈晋良
  • 3篇康乐
  • 3篇刘兢
  • 2篇赵静雅
  • 2篇张天翼
  • 2篇程联胜
  • 1篇魏佳宁
  • 1篇张古忍
  • 1篇徐厚熔
  • 1篇沈铿
  • 1篇詹永乐
  • 1篇陈复生
  • 1篇李铮
  • 1篇王永杰
  • 1篇苏建亚
  • 1篇郭安亮
  • 1篇龚萍
  • 1篇侯成林

传媒

  • 8篇昆虫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Zoolog...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三届全国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1
  • 1篇199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铃虫滞育激素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被引量:12
1999年
滞育激素是诱导昆虫滞育的神经肽 .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对棉铃虫滞育激素的cDNA进行了克隆 ,序列分析表明它是由 2 5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新型的滞育激素分子 ,它和家蚕、玉米夜蛾的滞育激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有高度的同源性 。
张刘宾徐卫华刘兢沈晋良
关键词:滞育激素CDNA克隆棉铃虫
昆虫蜕皮行为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1年
羽化激素与蜕皮触发激素诱发昆虫蜕皮行为及蜕皮末期的其它生理变化。羽化激素在一些特定的脑神经分泌细胞中合成 ,在蜕皮激素的调控下 ,释放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淋巴中。蜕皮触发激素是由Inka细胞分泌的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触发前蜕皮和蜕皮行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羽化激素可能存在于所有的昆虫中 。
许可唐明沈璐辉徐卫华
关键词:蜕皮神经肽神经分泌细胞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08年
首先对昆虫滞育的若干名词概念作出解释,按照滞育过程的阶段特点划分为3个时期:(1)滞育前期(包括滞育诱导和滞育准备);(2)滞育期(包括滞育进入、滞育维持和滞育解除);(3)滞育后期。然后重点介绍这3个阶段近期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重要工作,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徐卫华
关键词:昆虫滞育发育
棉铃虫转录因子c-Myc基因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分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015年
【目的】c-Myc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也是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的重要靶标。本研究旨在克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c-Myc基因,从核酸水平初步调查c-myc在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制备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通过RACE方法克隆棉铃虫c-myc基因的c DNA,运用RT-PCR方法比较滞育和非滞育蛹脑中Har-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根据获取的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结果】克隆了棉铃虫c-myc基因,核酸水平的研究表明滞育蛹脑中c-my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滞育蛹脑。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c-Myc部分肽段并通过镍柱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重组蛋白。制备的c-Myc抗体效价达到了1∶125 000。【结论】滞育蛹脑中Har-c-myc的表达下调。获得了抗棉铃虫c-Myc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的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棉铃虫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棉铃虫发育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陈伟徐卫华
关键词:棉铃虫滞育转录因子多克隆抗体
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的表达模式与发育调节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分别对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棉铃虫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PTTH)的合成与分泌模式进行了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定位在棉铃虫脑前背侧的两对PTTH神经分泌细胞在滞育和非滞育六龄幼虫末期有相似的阳性反应细胞;在蛹期阶段,滞育和非滞育类型个体在化蛹后4d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测定了从六龄幼虫到蛹末期血淋巴中的PTTH滴度变化,滞育和非滞育类型的变化趋势在幼虫阶段相似,蛹期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提示PTTH的表达对调节棉铃虫蛹滞育起到关键作用.
侯成林徐卫华
关键词:免疫组化棉铃虫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液态芯片筛查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建立一套全新的基因诊断方法,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微缺失,并对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按照欧洲男科协会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检测指南推荐标准,采用多重PCR-液态芯片技术对648例精子发生障碍的患者和100例合格捐精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结果648例精子发生障碍的患者中,发现62例患者存在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对应于5种缺失模式AZFa,AZFb,AZFc,AZFb+c,AZFa+b+c。按区域统计,AZFc区域缺失的频率最高,其次是AZFb,AZFa的检出率最低。无精子症患者中微缺失的发生率为12.31%,严重少精子患者中微缺失发生率为5.43%。100例对照组没有发现任何缺失,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微缺失密切相关,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液态芯片技术平台,用于男性不育患者的YqAZF区域筛查,结果可靠、快捷、重复性好、通量高。
郭安亮朱晓斌李铮曹小蓉刘勇孙宝林徐卫华
关键词: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诊断
近三年来国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要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4
2006年
作者收集了近3年来国内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重要论文,对这些工作给予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最近两年我国的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过去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基因测序(基因组、表达序列标签)、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和利用基因组序列开展相关研究等方面进步尤为显著。但是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如在克隆新的、重要的基因方面远远落后,鉴定基因的功能方面比较薄弱等。通过比较,既看到了该领域国内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清楚地看到和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存在的巨大差距,期待我国科学家鼓足勇气,凝炼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新、更大的进步。
徐卫华
关键词: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基于时态数据库技术的证券客户交易行为分析
目前时态数据库技术在国内金融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证券业是数据密集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数据积累,数据仓库中存放有大量的时态数据,具有成熟的时态应用的条件和需求。在证券业CRM系统中应用时态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更加...
徐卫华
关键词:时态数据库证券业交易行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文献传递
毛足棒角蝗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
2002年
纯化毛足棒角蝗 (Dasyhippusbarbipes)虫体组织的高分子量基因组DNA ,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部分消化后 ,10 %~ 4 0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 10~ 2 0kb的DNA片段。以λEMBL3为克隆载体 ,与 10~ 2 0kb的DNA片段进行连接和包装 ,构建了毛足棒角蝗的基因组DNA文库。经测定该文库的滴度是 2× 10 5pfu/mL ,根据计算 ,99%的毛足棒角蝗的基因包含在该基因组文库中。
赵静雅张天翼徐卫华康乐
关键词:蝗虫神经肽
害虫的遗传与行为调控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综述了昆虫的行为遗传机制、昆虫的发育与变态、昆虫对主要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和多营养级信息网及其对昆虫行为调控等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害虫治理要从杀灭防治转变为行为调控的新思路和新理念,认为未来的研究将围绕害虫暴发成灾的遗传与行为机理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害虫发育变态、行为遗传,及其对关键生态因子和食物网内信号物质适应机制,揭示影响害虫发生的内外关键因素,寻找基于基因和生态调控行为治理害虫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有效开展害虫治理、减少化学农药做出贡献。
魏佳宁王宪辉孙玉诚鲁敏张永军王桂荣徐卫华康乐
关键词:环境因子化学通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