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新华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模态
  • 1篇心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清胱抑素C
  • 1篇抑素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胱抑素
  • 1篇无创性
  • 1篇螺旋CT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梗死

机构

  • 3篇常州市第四人...

作者

  • 3篇徐新华
  • 1篇刘欢年
  • 1篇夏野
  • 1篇张兴仕
  • 1篇张进
  • 1篇李鹏
  • 1篇刘俊
  • 1篇黄云海
  • 1篇徐正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成像(CTA),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CTA检查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及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斑块性质(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状况。
夏野徐新华徐小栋徐正平刘欢年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CT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分析及其检查技巧
2008年
多层螺旋CT(nmh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1种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技术,在冠心病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本院自2005年底引进Siemens Somatomsen sation40螺旋CT以来,共行冠脉成像检查78例,本文就这78例患者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
徐新华黄云海张兴仕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螺旋CTSIEMENS无创性冠心病
多模态MRI参数及PWI定量参数对脑梗死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多模态MRI参数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定量参数对脑梗死(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3年8月将我院收治的139例CI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认知功能障碍1组,70例CI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认知功能障碍2组,同期收治的148例单纯CI患者作为非认知功能障碍1组,75例单纯CI患者作为非认知功能障碍2组,其中认知功能障碍1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1组联合作为建模组,认知功能障碍2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2组联合作为验证组。统计4组一般资料、多模态MRI参数及PWI定量参数,分析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的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模型对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及多模态MRI参数及PWI定量参数对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及脑白质病变(WML)评分、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较高均为CI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1.669、1.480、1.626,P<0.05),进一步进行模型构建得出相关的预测模型,模型区分度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和0.781。WML评分、rMTT、rTTP联合预测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WML评分、rMTT、rTTP,其中WML评分、rMTT、r TTP联合可有效提高对CI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李鹏张进徐新华刘俊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