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江
- 作品数:8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1
- 2013年
-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外伤患者常见的表现之一,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密切联系,认知障碍的的评定方法主要是神经心理量表,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是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目前对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治疗中,康复训练被认为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并且被认为应及早进行。基于电脑辅助的认知康复即远程康复在国外发展迅速,中药、针灸、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是目前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常用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实验研究较少。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的机制主要是高压氧对损伤脑组织的保护和修复作用。脑外伤认知障碍的康复,需要采用包括常规药物、康复训练、高压氧疗法、家庭训练、远程康复等多种康复手段在内的整体方案,临床疗效有望显著提高。
- 徐春江韩扬
- 关键词:高压氧脑外伤康复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62例分为HBO组95例和对照组67例,均采用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HBO组同时加用HBO治疗。结果:治疗10d后,HBO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O组病程≤2周、无眩晕的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病程>2周、有眩晕的患者。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且HBO的治疗应尽早开始。
- 陈国辉白广平徐春江
- 关键词:高压氧突发性耳聋
- 高压氧治疗舌下腺腺样囊性癌术后久治不愈瘘管一例
- 2016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2011年3月因“舌下腺腺样囊性癌”在上海某三甲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创口持续不愈,有脓性分泌物,经手术医院检查为瘘管形成。经药物(抗生素等)治疗及换药1年瘘管仍无好转,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生活不便及精神负担。2012年3月,患者再次入手术医院就诊,手术医师提出2个治疗方案:(1)再次手术,切除瘘管;
- 徐春江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高压氧治疗瘘管形成久治不愈舌下腺术后
-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3年
- 认知障碍是脑外伤后最持久和最严重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存注意力和记忆力。我院采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效果良好。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存我院神经外科住院伴认知障碍的脑外伤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20~76岁,平均(43±12.8)岁。
- 徐春江盛罗平顾泉田名杨王萍曹波韩扬
- 关键词:高压氧脑外伤
- 不同时程高压氧对脑外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制成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18只,实验组按不同的高压氧治疗时程分为30 min、60 min、90 min 3个亚组,每组6只,按不同时程每天一次HBO治疗,治疗压力均为0.2 MPa(2.0 ATA),疗程为14 d。14 d后取大脑顶叶皮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测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照组6只大鼠不进行HBO治疗,14 d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30 min组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恢复正常,60 min组和90 min组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为轻。各实验组血清NOS较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各实验组血清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2 MPa下,30 min的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减轻脑神经元的缺氧性损伤,改善了脑外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 徐春江周士俊吴玲妹张卫江李文彦范隆华
- 关键词:高压氧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
-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苯中毒四例被引量:2
- 2010年
- 苯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稀释剂和化工原料,属中等毒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1].我院2009年6月7日急诊收治4例急性中毒患者,经HBO综合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徐春江田名杨
-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苯中毒化工原料中毒患者慢性中毒HBO
- 不同压力高压氧对脑创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HBO)对脑创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弥漫性脑损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再按不同的高压氧治疗压力分为0.1MPa(1.0ATA)组(常压氧)、0.15MPa(1.5ATA)组、0.20MPa(2.0ATA)组、0.25MPa(2.5ATA)组、0.30MPa(3.0ATA)组5个亚组,每组6只,按不同治疗压力1次/d,共14d。14d后取大脑顶叶皮质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测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照组不进行HBO/常压氧治疗,14d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2.0ATA组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组与其余实验组轻。各实验组大鼠血清NOS和SOD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ATAHBO可能通过减轻脑神经元的缺氧性损伤,改善脑创伤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
- 徐春江周士俊吴玲妹张卫江李文彦石颖范隆华
- 关键词:高压氧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最佳方案和预后探讨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研究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最优方案与预后。方法 57例(70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均进行高压氧治疗,根据患者病时的不同情况(年龄、患病天数,就诊时听力损失,高压氧治疗疗程)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由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治疗效果随患者年龄增大而明显降低,其中以9-19岁患者就诊时总体治疗效果最佳;此外,就诊时间及就诊时听力损失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后期治疗效果,且由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两者均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也明显增加,但超过24个疗程时,其有效率迅速降低;同时,若合并有眩晕症状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无次症状患者(P〈0.01)。而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知,如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时听力损伤程度、高压氧疗程及是否伴有眩晕均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早诊断、早治疗及合理使用高压氧的疗法及次数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考虑患者治疗前的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有眩晕等症状。
- 陈国辉白广平高天乐徐春江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高压氧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