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绥
-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我国机车车辆车轮磨耗型踏面外形及设计方法被引量:6
- 2011年
- 以机车车辆车轮磨耗型踏面的种类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各种类型的磨耗型踏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磨耗型踏面外形设计方法作以说明。
- 杨艳丽孙传喜张军徐永绥张迎洲
- 关键词:机车车辆轮对磨耗型踏面设计方法
- 290型轨道车换向分动箱的设计被引量:3
- 2008年
- 290型轨道车为常见的轨道工程车辆,换向分动箱是轨道车传动系统不可或缺的装置,传统的液力换向传动箱机构复杂、成本偏高。本设计采用汽车机械传动箱技术研制机械换向分动箱,以较高的性价比实现轨道车的传动。介绍了290型轨道车机械换向分动箱的主要结构特点。
- 曹晓龙徐永绥迟兴国
- 关键词:分动箱齿轮
- 大功率柴油机曲轴动平衡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被引量:2
- 2006年
- 重点讨论了内燃机车用16V240ZJ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曲轴动平衡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提出曲轴轴系按平衡相位组装和整体进行动平衡的合理建议,并且对柴油机曲轴轴系整体动平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对于减小柴油机整机振动,改善柴油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 赵斌牟恕宽韦江徐永绥
- 关键词:曲轴动平衡
-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配气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配气机构在内燃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内燃机的正常工作。对16V265H型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ANSYS Workbench平台建立了配气机构凸轮轴—摇臂—气门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配气机构中主要零部件在受冲击载荷条件下的瞬态应力分析,验证了该配气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 朱梦园徐永绥
- 关键词:内燃机配气机构动力学
- 机车车轮与75kg/m钢轨12号辙叉的接触分析
- 2016年
- 针对大秦线重载铁路固定辙叉磨耗问题,基于实测轮/叉型面,建立了标准JM3车轮型面和磨耗车轮型面与标准辙叉和磨耗辙叉接触模型.详细分析了每种轮/叉的接触情况,如接触斑面积、等效应力等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标准轮/叉接触时,其接触表面发生塑性变形的范围最大.磨耗轮与标准辙叉接触时,最大等效应力最大.磨耗轮/叉接触时,轮/叉型面匹配性能最好.综上轮/叉间存在少量磨耗时型面匹配性能较好,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控制轮/叉间的磨耗,以延长辙叉的使用寿命,降低铁路运营成本.
- 石玉张军李霞孙传喜徐永绥
- 关键词:机车车轮有限元轮轨接触磨耗
- 钢轨型面检测仪框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轨型面检测仪框架,包括支撑及走行总成和纵向驱动总成,所述支撑及走行总成包括底部框架和上部框架。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轨型面检测仪框架,使检测仪既能够实现单一截面的扫描测量,又通过纵向移动以连续测得多个...
- 刘思莹孙传喜张军徐永绥
- 文献传递
- 机车柴油机燃用重柴油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低质燃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由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围绕重柴油的特性讨论了其在机车柴油机上燃用的难点及对策。指出只要进行严格的粘度控制,并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机车柴油机上燃用重柴油是完全可行的。
- 王冬李明海徐永绥
- 关键词:机车柴油机重柴油粘度可行性
- 轮径差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及轮轨接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机车同轴左右车轮存在直径不一致的情况,改变了轮轨的接触状态。针对机车同轴轮径差的问题,建立了机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轮轨接触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和动载荷作用下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同轴轮径差对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同轴轮径差的存在,轮轨间的动载荷发生变化。当内侧车轮直径小于外侧车轮直径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车曲线通过;反之则会降低曲线通过性能。与无轮径差相比,同轴轮径差存在时,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等效应力增大,导致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钢轨的使用寿命。
- 刘思莹徐永绥张军马贺孙传喜
- 关键词:机车轮对轮径差动力学轮轨接触运行性能
- 尖轨磨耗与加强技术研究
- 2017年
- 针对重载道岔尖轨磨耗问题,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测量不同磨耗时期的机车车轮型面,建立机车车轮与不同位置道岔尖轨三维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弹塑性计算,分析不同轮轨匹配状态与尖轨磨耗规律,研究尖轨加强技术对轮轨匹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标准轮轨接触时,尖轨上接触斑呈狭长条状,接触面积小,尖轨2 m位置处等效应力达到最大值790.8 MPa,其磨耗情况最严重;不同磨耗车轮与尖轨接触时,磨耗中期车轮与尖轨接触情况较好,磨耗末期车轮与尖轨接触情况较差,使得尖轨磨耗加剧;采取切削基本轨加厚尖轨的技术,可提高轮轨之间的接触斑面积,减小其等效应力,进而提高尖轨的使用寿命.
- 刘思莹徐永绥张军孙传喜
- 关键词:重载尖轨机车车轮磨耗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底坡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采用城市轨道车辆标准型面车轮与标准型面钢轨相匹配,建立不同轨底坡的车轮与钢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根据计算得出的接触斑面积、接触应力等结果分析轨底坡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轨底坡时,车轮与钢轨的接触位置总是靠近钢轨内侧,导致钢轨内侧磨耗严重;随着钢轨轨底坡的增大,轮轨的接触位置逐渐向钢轨外侧移动,接触应力也发生变化,1/40轨底坡下轮轨接触应力较小,钢轨磨耗较慢;单独增大内轨轨底坡对减缓钢轨侧磨非常有利。
- 都敏张军王春艳盛友艺徐永绥
- 关键词:轨底坡磨耗弹塑性接触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