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芳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眩晕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内支架
  • 1篇血管内支架成...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烟雾病
  • 1篇造影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性

机构

  • 8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徐海芳
  • 4篇录海斌
  • 4篇李时光
  • 3篇马丽
  • 3篇刘新生
  • 3篇杨全玉
  • 2篇陈江波
  • 1篇王昆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PC-BPPV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治疗时、治疗后1周的疗效。结果:经1次手法复位单侧受累者治愈57例,改善8例;双侧受累者有效5例,总有效率83.54%。1周后随访,单侧受累者均治愈,双侧受累者2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86.07%。结论: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安全有效。
刘新生徐海芳李时光杨全玉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BAD)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急性期转归情况。方法观察2012-11—2013-09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进行性加重脑梗死患者共19例,根据磁共振表现分为BAD组和非BAD组,出院时对2组患者行改良Rankin(mRS)评分,分析BAD的发生率、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全组BAD发生率为47.37%(9/19)。BAD组患者出院转归良好者为33.3%(3/9),非BAD组患者出院转归良好者为80%(8/10)。结论 BAD患者急性期病情已进展加重,临床转归欠佳。
徐海芳录海斌李时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预后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于癫痫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8月间本院共纳入132例癫痫患者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丙戊酸治疗,(20-30)mg/(kg·d),2次/d,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66例,给予丙戊酸和拉莫三嗪(初始计量为每次25 mg,1次/d,随后每一周增加25 mg,连续增加剂量4周,共治疗6个月)联合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为75.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发作次数分别为(5.34±1.22)、(3.44±0.95)次,对照组分别为(3.88±1.04)、(1.95±0.81)次,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4.2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联合应用于癫痫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陈江波徐海芳王昆
关键词:癫痫拉莫三嗪丙戊酸安全性
规范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回顾分析规范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730例,其中男412例,女318例;年龄16~83岁,平均(62±3)岁,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规范全脑血管造影病例中共出现并发症19例(2.60%),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0.82%),分别为意识障碍1例,皮质盲1例,短暂性全面遗忘2例,血管痉挛1例,恶心呕吐1例;局部并发症11例(1.50%),其中穿刺部位皮下血肿7例(1例后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淋巴结肿大2例,股动脉夹层2例;全身并发症2例,发生率0.3%,表现为皮疹。结论:在规范的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上,全脑血管造影是安全的。
录海斌马丽徐海芳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
脑脉泰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MRI诊断的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ADL)能力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ADL。
刘新生陈江波徐海芳李时光杨全玉
关键词:脑梗死脑脉泰胶囊预后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型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Apollo支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颅内动脉支架系统,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病变,改善脑组织供血。本组病例旨在探讨Apoll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pollo支架植入治疗23例(28支)症状性颅内狭窄动脉血管,其中颈内动脉末段狭窄6处,大脑中动脉狭窄5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10处,基底动脉狭窄7处,随访观察技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以及脑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 Apollo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技术成功率为96.43%(27/28),狭窄率由术前70%~99%降至术后<30%。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录海斌马丽徐海芳
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
3.0T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
2015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15%[1],引起出血的原因有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动脉炎、颅内肿瘤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2]。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约为50%,欧美国家为80%~90%[3],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 DSA )目前仍是SA H病因诊断的金标准,但有创伤性、风险性。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为一项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技术,在 SA H病因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8例自发性SA H患者的3.0T磁共振M RA表现,探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 RA )对自发性SA H的病因诊断价值。
刘新生徐海芳李时光杨全玉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
烟雾病磁共振初步诊断
2012年
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因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癫等,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条件造成很大损害。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血管检查,如MRA、CTA、DSA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烟雾病在临床早期被发现。
录海斌马丽徐海芳
关键词:烟雾病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