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凡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突变分析的EBV-xyIE穿梭质粒系统的建立
- 1991年
- 以恶臭假单孢菌(Pseudonas putida)TOL质粒来的xylE基因为靶因可方便地进行突变分析,该基因编码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atechol 2,3-dioxygenase),或称邻苯二酚化酶(CatOz ase),通过喷洒邻苯二酚于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菌落上,xylE-转化子就能检测出来,菌落变黄表示存在邻苯二酚氧化酶。我们在以前构建的EBV-xylE穿梭质粒pFD891(王晓利等,复旦学报理科版,1990第4期)
- 古祝芳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刘祖洞
- 关键词:细胞突变转化子突变分析DIOXYGENASE
- 带有XylE基因的EB病毒穿梭质粒pFD891的构建被引量:1
- 1990年
- 构建了一个以EB病毒为基础、以邻苯二酚氧化酶(XylE)基因为靶基因、以潮霉素B邻酸转移酶为转化细胞的选择标记基因的穿梭质粒。这种质粒既能在细菌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自主复制,并有较高的拷贝数,因而能很容易地从真核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可用来研究基因突变和突变类型的形成机制,建立一种化学物质诱变性的分子检测系统。
- 王晓利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EB病毒质粒基因突变穿梭质粒
- 带有人Ⅸ因子cDNA的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血友病B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高效转移和表达被引量:8
- 1990年
- 本文报道对血友病B实施基因治疗的可能性,首先将由SV40早期启动子,小鼠MT-1启动子和反转录病毒LTR启动子控制的Ⅸ因子cDNA构建到反转录病毒载体,然后用电穿孔法将构建的4个反转录病毒载体分别转入一株Amphotropic辅助细胞,PA317细胞,再用一株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细胞,测定这些辅助细胞的产病毒滴度,可得到2×10~4CFU/ml到5×10~5CFU/ml左右的病毒感染颗粒,用ELISA分别测定转有不同病毒载体的PA317细胞的Ⅸ因子蛋白产量,发现LTR启动子的表达效率最高,Ⅸ因子蛋白的分泌速率可达584ng/10~6细胞/24h,而SV40早期启动子和MT-1启动子的表达效率分别只有它的1/10和1/20,将表达效率最高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XL—Ⅸ 1转入一株取自血友病B患者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后同样能产生较高浓度的Ⅸ因子蛋白,其分泌速率可达549ng/10~6细胞/24h,其中75%以上的Ⅸ因子具有凝血活性,从而达到了首先在体外培养细胞纠正Ⅸ因子基因缺陷的目的,实现了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第一步。
- 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刘祖洞
- 关键词:血友病B凝血因子IX
- 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转移及表达被引量:7
- 1989年
- 凝血因子Ⅸ(简称Ⅸ因子)是人体内凝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它的缺失或功能缺陷可导致出血性疾病——血友病B。Ⅸ因子由肝脏产生,在翻译后需经过一系列依赖维生素K的复杂修饰过程才能形成有活性的Ⅸ因子。因此,一般认为肝外组织不能产生有凝血活性的Ⅸ因子。自1982年以来,国外几个实验室相继克隆了人Ⅸ因子cDNA,并发现。
- 戴一凡刘坚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凝血因子IX基因转移仓鼠卵巢
- 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初步研究--带有IX因子cDNA的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血友病B病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高效转移和表达
- 戴一凡
- 转染人凝血因子Ⅸ cDNA的血友病B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高效表达被引量:5
- 1992年
- 本文报道了一个带有增强子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启动子和人凝血因子ⅨcDNA的双拷贝反转录病毒载体(double-copy retroviral vector)-N2CMVIX的构建,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再离体感染血友病B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具有凝血活性的Ⅸ因子蛋白高达3420 ng/10~6细胞/24 h。将这些转染人Ⅸ因子cDNA的成纤维细胞包埋于胶原,植入小鼠皮下或腹腔内,人凝血因子Ⅸ蛋白表达最高值达105 ng/ml血浆,可在小鼠体内持续表达12天,其中90%以上的Ⅸ因子具有凝血话性,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 周洁民戴一凡邱信芳侯国英薛京伦
- 关键词:人凝血因子血友病BCDNA
-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人凝血因子IX蛋白被引量:8
- 1990年
-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人凝血因子IX蛋白。在转入了外源人凝血因子IX基因的CHO细胞和HSF细胞的培养液中均测得一定量的IX因子蛋白,其量相当于正常人血浆IX因子蛋白的0.89%~3.81%,而对照细胞均为阴性结果。对一例血友病B患者(IX:C<0.1%)的分析结果表明,其血浆中含有的IX因子蛋白量相当于正常人的52.3%,因而将此病例归属于血友病B^R型。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与一期法相互补充,应用于临床血友病B的诊断、分类、家系分析及携带者的检出。
- 戴一凡刘坚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血友病B凝血因子
-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转化细胞中外源人凝血因子重Ⅸ cDNA被引量:15
- 1990年
- 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和DNA多聚酶进行体外DNA扩增,这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一技术已在基因诊断、突变检测、多态性研究和核苷酸顺序分析等方面得到应用。在基因转移和基因治疗中,常常有必要对转化细胞进行DNA分析,检测区分外源DNA和基因组DNA。常规用的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细胞,而且需要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和Southern杂交,整个过程既麻烦又费时。本文介绍我们用PCR技术,对转有外源基因——人凝血因子IX cDNA的血友病B患者的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其他转化细胞进行的直接检测和DNA分析。
- 周洁民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转化细胞DNAPCR技术人凝血因子
- 带有xyIE基因的EB病毒穿梭质粒PFD_(891)的构建被引量:2
- 1990年
- 我们构建了一个以EB病毒为基础,以邻苯二酚氧化酶(XylE)基因为靶基因,以潮霉素B邻酸转移酶为转化细胞的选择标记基因的穿梭质粒。这种质粒既能在细菌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自主复制,并有较高的拷贝数,因而可以很容易地从真核细胞中分离出来。应用这一特点,可以研究基因突变和突变类型的形成机制,并建立一种化学物质诱变性的分子检测系统。由于我们采用的是XylE基因,反应底物价格便宜,又立足于国内,因此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王晓利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穿梭质粒
- 遗传病基因治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被引量:6
- 1990年
- 引言基因治疗(gene thcrapy),顾名思义,即是指在基因水平对遗传病进行治疗,具体地说,是将正常的基因通过某种途径转入到由于该基因缺陷而患有某种遗传病的患者体细胞内,并得到良好的表达,产生患者所缺乏的蛋白产物,从而达到永久性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特别是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结构基因被克隆和分析。
- 戴一凡邱信芳薛京伦
- 关键词: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转移病毒载体反转录病毒辅助病毒病毒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