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仲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走向歧感现实,回归审美之真——雅克·朗西埃论艺术的政治功能被引量:6
- 2015年
- 朗西埃从人类感觉经验的分割入手,重新勾画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图式,把艺术、政治与美学紧密地连接起来。他极力表明的是,艺术绝不能充当说教的工具,其政治功能不在于"介入"现实,而是存在于艺术的独立与自主之中,通过保持与现实世界的审美分离而发挥歧感效用,去扰乱所谓"正确"的观看、言说与行动的方式,改变主体对自身的"位置"和可能性的认知,重组可感性的分配秩序,才有可能推动人类"改变世界"、引领自由解放的实践。可以说,"走向歧感现实,回归审美之真"是朗西埃为当代"政治艺术"开出的药方。
- 文苑仲
- 论汉字字形与书法形式的辩证关系
- 2013年
-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由于汉字的字形与意义的直接关联,以及汉字在书体演变中呈现出的丰富形式,使得汉字字形能够超越符号,从而转化为艺术形式。书法的形式不是经过了美化的视觉符号,而是充满着自由性和创造性的视觉图像,其中不仅仅具有汉字原本的抽象含义,而且饱含了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思想。字形是书法艺术不可忽略的基础,而书法在形式上又不拘泥于文字符号的形式,是对符号的超越,从而由实用性的视觉符号成为艺术性的审美意象。
- 文苑仲
- 关键词:书法图像
- 从瑞典银器工艺历史发展看设计的创新
- 2007年
- 瑞典银器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高品质的制作工艺而享誉欧洲,蜚声全球。纵观瑞典银器走过的500年,这不是单纯的时间的流逝,而是不断进步的艺术和技术的创新之路;是瑞典银器设计者不断吸取前人的成果,把握时代潮流,不断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段伟大的历史中孕育了瑞典人对生活的真诚、对创新的执著、对简洁的崇尚、对人性的关怀,也孕育了如今风靡全球的瑞典设计。
- 文苑仲
- 关键词:银器
-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的融合被引量:5
- 2008年
- 中国的设计文化要树立自身的特色,设计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艺术才能持续发展。如果广告策划人善于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 许明星文苑仲
-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广告设计融会
- 安东尼奥·奈格里论艺术
- 2014年
- 安东尼奥·奈格里把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劳动模式的转变相结合。他扎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解释了当代艺术与资本主义全球化现实的内在关系;将艺术活动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把艺术美界定对超越资本主义异化状态的呈现;充分肯定崇高美学内涵的政治潜能,倡导通过否定性的想象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他关于艺术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艺术,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全球化条件下人类存在的现实境遇,以及艺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文苑仲
-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艺术活动艺术真实艺术美崇高帝国
- 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功能论
- 2010年
-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语境中,艺术所指向的不是闲情逸致的欣赏,更不是感官刺激的娱乐,而是充分重视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政治功能。他们认为艺术能够揭示被现实遮蔽的真理,改造在异化社会中沉沦的人性,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对艺术功能的分析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
- 文苑仲
-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艺术功能功能论感官刺激政治功能社会
- 论朗西埃的现代艺术观被引量:1
- 2014年
- 雅克·朗西埃从他的"可感性的分配"与"艺术机制"理论出发,重构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认为反再现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根源都在于"艺术的美学机制"。正是这一机制导致了可感性的纷争,制造了可感性的重新分配,引发了艺术的变革。他进而质疑了"现代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后现代性"、"前卫艺术"等观念,认为诸如此类的话语掩盖了艺术转变的实质。他提供了一个审视现当代艺术的独特视角,对当代的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 文苑仲
-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 论中国绘画艺术视觉符号的意义世界
- 2011年
- 一般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就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而言,无论是生活体验、艺术构思,还是意象物化,其最终要迹化于可视的视觉形象。因此,构成视觉形象的艺术符号对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而对于鉴赏者而言,领悟中国绘画作品的"意境"之美,也必须经由艺术符号的引导,方能自悟其美哉。这也就是说,艺术符号对中国绘画艺术作品的创作和"阅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
- 董效康文苑仲
- 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视觉符号艺术创作艺术符号艺术构思
- 文苑仲平面设计作品
- 2008年
- 文苑仲
-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和信息,也重塑了我们的感官以及感受世界的方式,并导致了艺术和审美心理的转变。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新媒体艺术上。震撼与沉浸感、人与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非线性以及非物质性的体验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 文苑仲董效康
-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震撼沉浸非线性非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