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奕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19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呼吸科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调查呼吸科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现状,为临床开展相关培训及质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 年7—8 月,便利抽取参与四川省某继续教育培训班的134 名呼吸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总分为(101.63±19.58)分。3 个维度条目均分从高到底依次为态度(4.07±0.98)分、行为(3.08±1.09)分、知识(3.03±1.01)分。不同职称和是否接受过肺康复培训的护理人员肺康复知信行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科护理人员肺康复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均有待于提升,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肺康复的指导和培训,强化护士在肺康复方面的实施能力,以保证肺康复在临床工作中的有效实施。 王聪 万群芳 曾奕华 蒋丽 吴小玲关键词:护士 呼吸科 肺康复 知信行 Braden量表预测无创正压通气致鼻面部压疮的研究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的相关性,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入院时对患者进行Braden评分及一般资料调查,入院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对接受... 曾奕华 崔金波 吴小玲整体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5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包括肺气肿和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死率高、缓慢发展、不可逆等特点[1]。本研究对50例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并观察其对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曾奕华 刘琴 李小华关键词:整体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难治性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一例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治疗后并发严重低氧血症成功抢救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难治性哮喘接受B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95%左右,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未再发生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监测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80%,住院10d后好转出院。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的呼吸支持策略,可降低难治性哮喘BT治疗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曾奕华 敖冬梅 阳绪容关键词:难治性哮喘 低氧血症 护理 呼吸危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015年 呼吸危重症患者常发生急、慢性呼吸衰竭,由于存在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导致活动耐力低下或丧失呈强迫体位,其骨突部位压疮发生率高。而氧疗又是呼吸衰竭患者的必要治疗方法,有研究报道通过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的患者更容易发生鼻面部、耳廓周围的机械性压疮。 万群芳 吴小玲 曾奕华精密输液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精密输液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接受输液治疗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进行输液,试验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进行输液。7 d后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疼痛评分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静脉炎9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03);两组患者每日穿刺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4.1±1.3)d,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2.6±0.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02,P<0.001)。结论精密输液器的应用可有效降低COPD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缓解患者穿刺部位疼痛,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薛秒 崔金波 曾奕华 王锋关键词:精密输液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炎 疼痛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56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肺栓塞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创伤和手术(26.8%),心肺疾患(21.4%),心肺疾患伴高龄(19.6%),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4.3%),长期吸烟伴肿瘤(5.4%),创伤和手术伴DVT(5.4%),心肺疾患伴DVT(3.6%),妊娠及分娩(3.6%)。56例患者中死亡2例(3.6%),愈后良好(经过早期的治疗、护理,使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动脉血氧分压上升>75%,CT或ECT显像肺动脉段血栓或缺损肺段减少>75%)45例(80.4%)。结论认识肺栓塞的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也可赢得救治的有利时机,降低病死率。 曾奕华 吴小玲 叶丽娟 肖旭珏关键词:肺栓塞 高危人群 护理对策 无创通气辅助困难撤机的运用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8 2012年 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机械通气最终需要撤离呼吸机,呼吸机撤离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包括脱离呼吸机和拔除人工气道。绝大多数患者在基础疾病改善后可直接快速撤离呼吸机,但约有20%-30%的患者需要逐渐撤机,特别是有慢性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撤机比较困难,例如有35%-67%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属于困难撤机。 梁国鹏 王波 曾奕华 王鹏 康焰关键词:撤机 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患者 撤离呼吸机 呼吸机撤离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COPD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每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于治疗48 h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RR和HR、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临床症状。 梁国鹏 曾奕华 王鹏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正压通气 精密输液器在COPD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精密输液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进行输液,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 薛秒 崔金波 曾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