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西尼罗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在最近20年以来西尼罗病毒不断感染人畜,导致相关西尼罗河疾病暴发流行,给人类带来危害并造成畜牧业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西尼罗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以及疫苗的研究进行概括,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病毒提供依据。
- 常华花群义项勋曾昭文段纲
- 关键词:西尼罗病毒病原学
- 非洲猪瘟病毒VP73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5
- 2006年
- 参照Genebank中非洲猪瘟VP73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的VP73全基因克隆至pMD18-T克隆载体质粒中,采用PCR扩增得到1188bp的VP73基因;将VP73基因片段亚克隆插入pBAD/Thio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筛选获得VP73基因正向插入、有正确读码框的阳性克隆,成功构建了非洲猪瘟病毒VP73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可稳定、高效地表达VP73蛋白抗原。SDS-PAGE结果表明,以终浓度为0.002%的L-Arabinose进行诱导,4h后表达量最高,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量约60kDa,表达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非洲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表达获得的产物为非洲猪瘟病毒VP73融合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应用该表达蛋白抗原制备ASFV免疫血清学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 常华花群义段纲杨云庆周晓黎董俊尹尚莲项勋曾昭文
-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克隆
- 莱姆病的现状及防治被引量:2
- 2006年
- 莱姆病(lymedisease)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borreliosis),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有慢性游走性红斑(ECA),同时伴随发热多汗、头疼、颈强直、肌疼、关节疼等症状。通过对该病的现状的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开展有关疫苗的研究。
- 常华段纲花群义项勋曾昭文
- 关键词:莱姆病症状伯氏疏螺旋体
- 非洲马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6年
- 非洲马瘟病毒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有9个血清型,是一种有10个节段(L1-L3,M4-M6,S7~S10)的双链RNA病毒,编码10个蛋白(VP1~VP7和NS1,NS2,NS3/NS3A)。VP2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变异率最大,有15个抗原位点,是病毒的血清型特异性抗原,能与病毒的中和抗体发生反应;VP7蛋白在病毒的各蛋白中最保守,是病毒的血清群特异性抗原。NS1蛋白在感染细胞中形成病毒特异性微管结构;NS3蛋白在病毒各蛋白中变异率位居第二,系统进化分析将NS3分成3个进化群(α,β和γ)。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有RT-PCR和核酸探针技术。
- 曾昭文花群义段纲
- 关键词:非洲马瘟病毒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被引量:7
- 2007年
- 常华段纲花群义项勋曾昭文
-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感染细胞表面热性传染病
- 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4
- 2006年
- 为获得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以用于制备AHS血清学诊断试剂并为AHS新型疫苗的构建奠定基础,笔者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VP7蛋白。在GeneBank中查找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序列,人工合成VP7基因,将VP7基因片段克隆插入pBAD/Thio-TOPO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TOP10。经测序鉴定,筛选获得VP7基因正向插入、有正确读码框的阳性克隆,经L-Arabinose诱导表达VP7融合蛋白抗原。SDS-PAGE分析表明以终浓度为0.2%的L-阿拉伯糖进行诱导,4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融合蛋白质量约54.72kDa。Westernblotting检测和间接ELISA表明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非洲马瘟病毒VP7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蛋白有特异的免疫学活性。
- 曾昭文花群义段纲周晓黎董俊杨云庆尹尚莲项勋常华
- 关键词:非洲马瘟病毒VP7基因克隆
- 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表达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 曾昭文
- 关键词:非洲马瘟病毒VP7蛋白克隆原核表达
- 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对断奶仔猪IgG、IgA、IgM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赵桂英曾昭文常华代飞燕连林生
- 关键词:双歧杆菌断奶仔猪IGGIGAIGM抗肿瘤效应
- 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2
- 2007年
-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感染率高,多种传播途径,死亡率可达100%,现还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措施。非洲猪瘟在临床上与猪瘟相似,虽这2种疾病的病原体完全不同,但在诊断时极易误诊,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作者综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我国现状,从而为诊断该病提供了依据。
- 常华花群义段纲项勋曾昭文
-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 非洲马瘟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非洲马瘟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虫媒传染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是地方性流行病。传播媒介是库蠓的某些种类,其中最重要的是拟蚊库蠓(Culicoides.Imico-la)。本文概括了非洲马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该病提供依据。
- 曾昭文花群义段纲项勋常华
- 关键词:非洲马瘟病毒库蠓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