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丹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法律
  • 2篇法律意识
  • 1篇大学生法律意...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大学校园文化
  • 1篇大学校园文化...
  • 1篇养成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日常思想政治...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大学...
  • 1篇身份认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思想政治

机构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蚌埠学院
  • 1篇三江学院

作者

  • 6篇朱丹
  • 2篇翁渊瀚
  • 1篇杨慧莹
  • 1篇侯芳
  • 1篇胡慧娟
  • 1篇蔡伟

传媒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学术评论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的生成基础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获得感的特点表现为纵向获得感与横向获得感的双重薄弱,这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愈加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生成的空间基础是:四象限公共空间及其中的社会互动。本研究以长期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为经验基础,从两个方面四个维度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感的提升策略:(1)在课堂内,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性互动;(2)在课堂外,依凭丰富的课外活动,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性互动。
朱丹袁志平蔡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现状为背景,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互联网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构建自律与他律结合、网上网下"共享共治"法治环境、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途径。
杨慧莹朱丹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
基于DEM的地形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
空间自相关性是地理现象的重要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则是一种常用的地学数据分析方法。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形信息的主要数字载体,其地形数据表现出特有的相关性和变异性。本文应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和方法,对DEM地形数据之间的...
朱丹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贫困生身份认定工作的路径分析与问题探讨——以南京工业大学贫困生认定工作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贫困生身份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通过介绍高校贫困生身份认定工作的路径,分析现实中仍存在主观与客观等诸多因素问题,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设计出针对贫困生身份认定的路径和方法,力图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深刻落实。
朱丹翁渊瀚侯芳胡慧娟
关键词:贫困生身份认定
基于宗教渗透防范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被引量:1
2011年
在新形势下,宗教渗透对当前大学校园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一定威胁。通过对校园中"学生—学校"两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文化的综合性需求和依赖性对于外部宗教的恶性侵袭是具有一定防御作用的,但由于文化本身具有的对话性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针对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对于宗教渗透的防御效果。高校可基于"内化—外控"的角度建立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IU-OD模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翁渊瀚朱丹
关键词:宗教渗透防御校园文化
工科大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分析及其教育途径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南京工业大学毕业生为对象,围绕本校工科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及社会对工科大学生法治观念的评价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到工科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所掌握法律知识的来源情况、课堂教学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他们的客观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6号文件精神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法治教育的途径。
朱丹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