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彬 作品数:52 被引量:381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东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水处理生物絮凝剂菌种资源研究进展 了新型水处理剂——生物絮凝剂的菌种资源,包括筛选方法、絮凝基因和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详细讨论了其絮凝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分离和纯化以及理化性质。提出将产絮菌种的遗传工程和代谢工程方面的工作成为今后生物絮凝剂研发的重... 朱艳彬 马放 李大鹏关键词:水处理 菌种资源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利用谷氨酸发酵废水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一种絮凝剂的发酵工艺。为了使我国彻底消除水系污染,取代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本发明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二段式发酵方法制备生物絮凝剂,其核心部分在于配制培养液时,在培养... 马放 朱艳彬 任南琪 李大鹏文献传递 宾馆洗浴废水处理综合回用设备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宾馆洗浴废水处理综合回用设备及其方法,该设备包括管道混合器、计量泵、毛发过滤器、加药槽、纤维球过滤器、超滤膜组件、纳滤膜组件、ClO<Sub>2</Sub>消毒槽、贮水箱,保安滤芯、加压泵。将宾馆产生的洗... 薛罡 高品 朱艳彬文献传递 聚天冬氨酸合成与油气田水处理应用技术研究 黄君礼 杨士林 陶虎春 张玉玲 程志辉 于晓英 张妍 王威 赵建伟 王滨松 朱艳彬 伦忠财 冯书丹 本研究利用马来酸酐与氨水为原料、以水为溶剂、无催化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使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聚琥珀酰亚胺,聚琥珀酰亚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得到聚天冬氨酸。可用于循环冷却水、油田回注水和锅炉等存在结垢问题的系统中...关键词:关键词:聚天冬氨酸 微波辐射 “卓越计划”与公共课程建设 2013年 高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卓越计划"教学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建立学生互评和调研报告的考核形式。 马春燕 杨波 朱艳彬 李登新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 公共课程 素质教育 纳米功能材料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细菌纤维素是生物质纳米功能材料,在食品、医疗、造纸、纺织、声学器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静态和动态发酵方式得到的细菌纤维素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能。改进发酵工艺,开发和优化更为合理的发酵条件和发酵反应器,已成为细菌纤维素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的研究重点。 李小维 朱艳彬 范艺苑 李方关键词:细菌纤维素 纳米功能材料 发酵体系 一种组合式纳滤膜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纳滤膜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方法,包括步骤:(1)预处理或直接经纳滤处理;(2)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测定水质指标包括:铁锰含量、高锰酸钾指数和有机物相对分子量;(3)对所得水质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 薛罡 朱艳彬 高品文献传递 细菌氧化法制取黄钾铁矾的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黄钾铁矾是金属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9K液体培养基中能迅速把Fe2+氧化成Fe3+,而Fe3+易水解,最终产生黄钾铁矾类沉淀。文章为确定其最佳生成条件,在初始pH值分别为1.40、2.10、2.46、3.03、3.52、4.10、4.90、5.90,温度分别为25℃、30℃、35℃、40℃条件下,考察了体系中Fe2+和总铁浓度的变化及黄钾铁矾产量的大小,通过XRD、FTIR、XRF等方法对其化学组成和结构做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4.1、温度在30℃时是细菌氧化法制取黄钾铁矾的最佳条件,经鉴定,此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样品89%是黄钾铁矾,含少量氢黄钾铁矾和黄铵铁矾。 时启立 朱艳彬 杨钱华 刘贵镇 王志楼 柳建设关键词: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黄钾铁矾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 被引量:187 2003年 首次提出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这一概念,即采用廉价底物经过多株菌混合发酵后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发酵过程中采用的菌种取自活性污泥和土壤,分离筛选出的4株絮凝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把其中任意两株混合培养之后,发现F2和F6发酵液的絮凝率较原来的单株菌均有提高,因此这两株菌成为后续发酵的主要菌种。通过摇床试验确定了制取该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并就其对源水的处理效果作了测定。 马放 刘俊良 李淑更 杨基先 张立秋 吴波 朱艳彬关键词: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 发酵条件 给水处理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噬菌体研究趋势分析 2022年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工具对2000-2020年噬菌体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和发文领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方面。为了了解噬菌体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又对环境领域中噬菌体的发文量、文献类型、发文国家进行分析,同时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关键词、高被引文献、机构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污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的噬菌体的发文量总体都在增加,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论文。发达国家美国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中国的发文量排名第二。通过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增强污水中噬菌体的感染性、噬菌体介导细菌基因转移以及用噬菌体处理活性污泥中存在的人类肠道病毒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高被引文献分析时发现《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Water Research》这两篇期刊收录了较多的高被引文献,是研究者的潜在投稿期刊。 丁若楠 朱艳彬 李登新关键词:噬菌体 文献计量分析 生态环境 CIT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