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白
- 作品数:69 被引量:191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IL-6与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相关性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假体骨溶解模型动物外周血清和关节液中IL-6与骨溶解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三组及对照组,各10只。于动物右股骨髁间窝钻孔,股骨髓腔内置入1枚直径3mm、长15mm的不锈钢圆针。术后6周开始向三个实验组动物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入聚乙烯悬液0.5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每2周注射1次,共5次,分别于第16、18、20周处死三组实验动物,第20周处死对照组动物,分别取得标本液。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和关节液中IL-6的含量。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各组外周血清中IL-6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关节液中IL-6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在兔骨溶解动物模型中,动物外周血清IL-6水平在骨溶解过程中没有受到影响,而关节液中的IL-6水平随着骨溶解的进展而升高。
- 杨胜武李悦李晓阳郑晓群朱雄白高建清
- 关键词:人工关节骨溶解白细胞介素-6动物模型
- 同时双侧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比同时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同时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为双膝置换组(26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为单膝置换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情况、血液学指标、术前及术后1年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双膝置换组术中出血量为(384.6±81.0)ml,明显多于单膝置换组的(216.7±6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侧止血带时间、每侧全膝关节置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的术后创口引流量、输血量均多于单膝置换组,输血浆或白蛋白率高于单膝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各项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血液学指标均低于术前,双膝置换组术后各项血液学指标均低于单膝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术前HSS膝关节评分为(54.9±11.1)分,单膝置换组为(56.8±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术后1年HSS膝关节评分为(90.7±2.3)分,单膝置换组为(90.4±2.8)分,两组术后1年HSS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年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单膝置换组的2倍[(18.3±5.4)d比(33.6±7.2)d],费用(扣除假体费用)少于单膝置换组的2倍[(18455.5±9657.0)元比(28311.9±7726.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术前准备及具有�
- 林文军杨胜武王路陈鑫朱雄白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 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动态变化
- 目的研究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移植肢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动态变化及环孢素A(CsA)抗免疫排斥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肢体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Wistar→Wistar)、排...
- 王健朱雄白滕红林罗鹏波陈雷
- 关键词:急性排斥反应异体肢体移植ICAM-1内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12例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心肺合并症等。评估ODI评分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未出现手术节段错误、神经根或硬膜囊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时间11~46(27.3±10.7)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腰痛VAS评分术前为3~6(4.25±1.13)分,术后为1~5(3.33±1.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术前为5~9(6.58±1.31)分,术后为1~5(2.17±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为19~30(25.08±3.32)分,术后为7~17(11.67±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侧卧位开窗髓核摘除治疗伴心肺合并疾病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王靖唐天驷滕红林朱旻宇朱雄白
- 关键词:髓核摘除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
- 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为预防骨科切口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5月医院3 250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及感染率,切口感染诊断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药敏试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片进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结果判定。结果共有9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95%,其中糖尿病患者216例感染率为4.63%;检出革兰阳性菌占30.21%,前3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占64.58%,前3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占5.21%;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7.40%、72.60%、48.50%,对青霉素耐药率达100.00%。结论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病原菌耐药性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 朱雄白黄小敬陈鑫陈雷杨胜武
-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性
- 同时双侧与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 目的对比同时双侧全膝置换术与单侧全膝置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本院骨科关节组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且随访满1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7例,按照是否行同期双膝关节置换分为双膝置换组(26例)和单...
- 林文军杨胜武王路陈鑫朱雄白
- 关键词:骨关节炎双膝关节置换
- 文献传递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行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术前无服用阿司匹林),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均给予帕瑞昔布钠针40mg静脉注射和盐酸布桂嗪针0.1g肌肉注射,1次/12h。记录两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术后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平稳,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口服阿司匹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联合术后定时镇痛,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降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 陈鑫王路周日永朱雄白林文军杨胜武
-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神经阻滞股骨转子间骨折阿司匹林
- 纤维环穿刺诱导兔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研究
- 目的观察采用18G皮肤穿刺针穿刺纤维环,诱导兔椎间盘退变建立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用持针器夹持18G皮肤穿刺针从左前外侧刺入L3/4、L4/5、L5/6椎间盘的纤维环,深度控制在5mm。术前及术后3、6、10...
- 王靖滕红林陈鑫朱雄白高建清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动物
- 文献传递
- 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体会
- 目的为了分析和评价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收住20例病人在联合硬膜外麻醉情况下行患侧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
- 高建清杨胜武腾红林叶澄宇王靖陈鑫朱雄白陈雷
-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近端钢板治疗
- 文献传递
- 下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椎管减压、一期后路或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后路或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对严重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15例严重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为19~...
- 滕红林王靖陈鑫朱雄白徐华梓
- 关键词:下腰椎椎管减压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术经椎弓根固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