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三磊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黄姑鱼
  • 3篇牙鲆
  • 3篇褐牙鲆
  • 2篇性状
  • 2篇幼鱼
  • 2篇通径
  • 2篇通径分析
  • 2篇AFLP
  • 1篇形态性状
  • 1篇盐度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前景
  • 1篇野生群体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稚幼鱼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长率
  • 1篇生长性状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性状

机构

  • 9篇浙江海洋学院
  • 8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作者

  • 10篇李三磊
  • 10篇楼宝
  • 10篇徐冬冬
  • 7篇毛国民
  • 7篇耿智
  • 6篇詹炜
  • 6篇程国宝
  • 5篇史会来
  • 4篇辛俭
  • 4篇程丽娜
  • 2篇薛宝贵
  • 1篇王伟定
  • 1篇耿志

传媒

  • 2篇现代渔业信息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舟山近海条石鲷野生群体与人工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AFLP技术对舟山近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野生和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条石鲷的人工增殖及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遗传学的基础资料。采用8对引物组合在2个群体中共扩增得到位点316个,多态性位点为162个,多态性比例为51.67%。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P),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46.75%和44.67%,0.097和0.089,0.16和0.15。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放流群体,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S)和遗传距离(D)分别为0.99和0.0073;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36,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P>0.05)。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96.8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间,群体间无显著的遗传差异(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条石鲷的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放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尚处于一个合理状态。但为了避免放流群体对野生群体产生负面的遗传效应,应当增加放流群体繁育亲本的数量,并对放流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进行持续监测。
李三磊徐冬冬楼宝王伟定辛俭毛国民詹炜
关键词:野生群体AFLP
水温和盐度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极具海水养殖潜力的高价值经济鱼类。研究不同水温(14~32℃)和盐度(5~45)条件下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7℃和高于32℃时不能孵化;盐度低于15和高于50时也不能孵化。在海水盐度25时,孵化适宜水温为20~29℃,最佳水温为20~23℃;在水温(22.0±0.5)℃时,黄姑鱼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5~40,最佳盐度为25。通过均匀设计,分析水温(X1)和盐度(X2)对孵化率(Y)的综合影响,获得最佳回归模型为Y=254-4.52X1-2.78X2(R2=0.8808),水温和盐度对回归的贡献率分别为64.8%和55.1%;预测最佳孵化条件为水温20℃、盐度24。
詹炜楼宝耿智李三磊毛国民程国宝徐冬冬史会来
关键词:黄姑鱼水温盐度孵化
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程国宝李三磊徐冬冬薛宝贵耿智楼宝
关键词:梭鱼鲻鱼
黄姑鱼一龄幼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随机选取一龄黄姑鱼幼鱼362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吻尖至背鳍起点长、眼径、眼间距共12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影响黄姑鱼一龄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00**),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6.00%);眼间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066**)。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627 6);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d=0.904,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和眼间距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104.906+4.336 x1+11.654 x2+14.015 x3+7.138 x4+8.761 x5。
薛宝贵辛俭楼宝毛国民史会来程国宝詹炜徐冬冬耿智李三磊
关键词:黄姑鱼形态性状体重通径分析
褐牙鲆生长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选取70尾2年龄以上的褐牙鲆,测量了全长(X1)、体长、头长(X3)、吻长、体高、尾柄高(X6)和体质量(Y)7项生长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了与全长有共线性的体长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体高,计算了全长、体长、头长等6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以及以全长、头长和尾柄高对体质量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分析褐牙鲆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牙鲆6个生长性状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65)最大;3个主要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决定系数和为0.948.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全长、头长和尾柄高对体质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4 123.461+34.115X1+168.733X3+412.045X6,相关系数R=0.974.
詹炜楼宝毛国民徐冬冬史会来程国宝李三磊程丽娜耿智
关键词:褐牙鲆生长性状通径分析
黄姑鱼全人工繁育及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2010年6月,在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育苗场进行了黄姑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水温21.0~24.6℃,盐度26~27,溶解氧5.0~6.0mg/L的条件下,历经50d的培育,累计育成平均全长4.5cm的黄姑鱼鱼苗86.06×104尾,受精率85.7%,孵化率90.9%,鱼苗培育成活率38%。
楼宝史会来毛国民徐冬冬詹炜程国宝程丽娜耿志李三磊
关键词:黄姑鱼全人工
高温胁迫对不同规格褐牙鲆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以25℃为对照组,设置28℃、30℃、32℃为高温胁迫组,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高温胁迫对2种规格(实验I和实验II)的褐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水温25~30℃时,褐牙鲆几乎不死亡;水温达到32℃时,褐牙鲆的成活率显著下降,2种规格鱼在32℃下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别(P〈0.05);(2)两种规格鱼的生长性能受水温影响显著,各温度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和饵料转化率和水温的平方呈显著的负相关(One-way ANOVA,P〈0.01);(3)相同温度条件下,实验Ⅰ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实验Ⅱ(P〈0.05),饵料转化率则实验Ⅰ显著低于实验Ⅱ(P〈0.05),表明规格大小对褐牙鲆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32℃可能是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上限温度,高温胁迫和规格大小显著影响褐牙鲆的生长性能。研究亮点:采用不同的温度梯度对2种规格褐牙鲆进行高温胁迫,系统比较不同温度下2种规格鱼的存活率、生长率及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的差异,确定褐牙鲆长期生存的临界上限温度,以期为其健康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程丽娜徐冬冬李三磊耿智楼宝毛国民詹炜
关键词:褐牙鲆高温胁迫存活率生长率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征和养殖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及养殖前景被引量:11
2010年
黄姑鱼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在我国浙江、福建地区展现了良好的养殖前景。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繁育生物学和养殖生态学等方面论述了黄姑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亲鱼的性腺发育规律和人工调控、胚胎发育、早期形态和发育特征、人工孵化、育苗、养殖等基础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以及其养殖和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
徐冬冬李三磊楼宝程丽娜辛俭
关键词:黄姑鱼生物学性状养殖前景
褐牙鲆耐热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高温刺激(32℃)获得褐牙鲆的耐热群体和热敏感群体,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和微卫星技术筛选与褐牙鲆耐热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分析了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81对AFLP引物组合和42对微卫星引物进行耐热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结果表明:1个AFLP位点(A3)在热敏感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耐热群体,与耐热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到-0.453;4个AFLP位点在耐热群体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热敏感群体,与耐热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微卫星引物Po25A和205TUF扩增出的位点S1和S2与耐热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和-0.398。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耐热群体与热敏感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当。研究的结果不仅为褐牙鲆的耐高温选育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为鱼类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研究亮点:利用AFLP和微卫星技术筛选褐牙鲆耐热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分析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结果不仅为褐牙鲆的耐高温品系选育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可以为鱼类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
李三磊徐冬冬楼宝辛俭耿智程国宝
关键词:褐牙鲆AFLP微卫星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早期生长发育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为研究黄姑鱼胚胎发育特征和胚后发育的仔、稚、幼鱼发育阶段的形态学,2010-06-08在实验室利用显微镜和显微镜数码摄像显示系统对黄姑鱼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拍摄,描述并记录其发育过程和时间。结果表明,黄姑鱼卵为圆球形的端黄卵,盘状分裂,中央有一个油球,卵径为(0.89±0.028)mm,油球直径为0.25mm;在水温为24℃、S为27条件下经22.5h完成孵化,胚胎发育可分为24期。胚后发育阶段,1~3日龄为卵黄囊期仔鱼;4日龄仔鱼开口,卵黄囊完全消失,此时仔鱼处于混合营养阶段,进入前弯曲期;6日龄仔鱼油球完全消失,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16日龄仔鱼尾鳍担鳍骨形成,脊椎末端上曲,进入弯曲期;21日龄仔鱼尾下骨后缘与尾索垂直,鳍条数不断增加,同时背鳍、臀鳍和腹鳍原基出现,进入后弯曲期;26日龄鱼苗全身被菊花状黑色素细胞,尾柄处开始被鳞,进入稚鱼期;31日龄以后,鱼苗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在水温为25~27℃,S为26~28的条件下,仔、稚、幼鱼全长与日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表明,黄姑鱼进入稚鱼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明显增大,为减少自残,应及时分池和投足饵料。
耿智徐冬冬史会来楼宝毛国民李三磊
关键词:黄姑鱼胚胎仔稚幼鱼生长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