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原文
  • 2篇原文文本
  • 2篇翻译
  • 1篇形象思维
  • 1篇意图
  • 1篇译者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活动
  • 1篇作者意图
  • 1篇文本
  • 1篇文本意义
  • 1篇可译
  • 1篇可译性
  • 1篇工作心理
  • 1篇翻译标准
  • 1篇翻译主体
  • 1篇本意
  • 1篇阐释学
  • 1篇抽象思维

机构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作者

  • 3篇李倩

传媒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原文文本到翻译的创造性
2003年
本文认为,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是由原文文本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试图提出"衍生文本"的概念,从分析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诠释者意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原文文本、衍生文本和译语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阐述了翻译的创造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创造性的限度。
李倩
关键词:原文文本文本意义作者意图
理解与翻译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本文以迦达默尔、海德格尔、赫施等人的现代阐释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理论,分析了翻译中理解活动的特点,审视了翻译中的前理解现象,提出虽然有前理解,而且理解具有历史性、多元性、开放性的特点,但理解仍然有其客观标准,那就是原文本身的意义;并从对理解的分析过程对翻译的借鉴意义出发,重新看待翻译中两个典型问题,即可译性和翻译标准问题。
李倩
关键词:翻译阐释学原文文本翻译标准可译性
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被引量:3
2004年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 ,应在翻译中发挥其能动参与和积极的创造性作用。本文提出“衍生文本”的概念 ,并从译者创造性产生的前提、根源和具体实现方式这三个方面论证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客观存在 ,认为只有正视这种创造性的客观存在并对其加以积极运用 。
李倩
关键词:翻译主体思维活动工作心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