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冰茹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乙型
  • 9篇肝炎
  • 8篇慢性
  • 6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乙型
  • 6篇肝组织
  • 5篇血清
  • 5篇乙型肝炎患者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肝炎患者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内
  • 4篇抗原
  • 4篇核心抗原
  • 4篇胞内
  • 3篇乙型肝炎核心...
  • 3篇唾液
  • 3篇肝炎核心抗原
  • 3篇HBV-DN...

机构

  • 10篇杭州市第六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李冰茹
  • 11篇张永乐
  • 9篇娄国强
  • 9篇施军平
  • 9篇潘红英
  • 9篇谌翠容
  • 9篇卢德荣
  • 5篇王洁
  • 4篇叶荣夏
  • 2篇黄从想
  • 1篇吴晓星
  • 1篇刘寿荣
  • 1篇徐岱
  • 1篇谢欣城
  • 1篇周婧玮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2007年浙...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第四届中国医...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唾液HBV-DNA与肝组织HBcAg间关系的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配对检测血清、唾液中HBV-DNA含量;同时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肝组织HBsAg,HBcAg。按血清logHBV-DNA水平将CHB患者分为5组。结果各组血清HBV-DNA与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HBsAg、HBcAg阳性者之间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1)并呈正相关(分别为r=0.55,0.80;P<0.001);分组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免疫组化HBsAg阳性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7),而唾液HBV-DNA与HBcAg之间则有明显差异(P<0.001),并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01)。血清、唾液HBV-DNA水平间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阳性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及正相关,提示检测唾液HBV-DNA与肝细胞内HBcAg具有明确的一致性。首次同时检测唾液HBV-DNA及HBcAg可能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影响。
潘红英谌翠容张永乐王洁李冰茹卢德荣娄国强施军平
关键词:乙型血清唾液HBCAG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内HBcAg阳性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内HBcAg阳性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肝组织-细胞内HBcAg阳性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病毒正处于复制状态的指标,血清HBV-DNA与HBeAg水平。检测肝组织内HBc...
潘红英张永乐谌翠容王洁李冰茹卢德荣娄国强施军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炎诊断病毒复制血清检测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的意义。 方法:前瞻性对200例CHB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患者均检测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
潘红英张永乐谌翠容王洁李冰茹卢德荣娄国强施军平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细胞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尿液HBV-D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在血清、唾液、尿液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配对检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尿液中HBV-DNA含量。结果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唾液、尿液HBV-DNA检测阳性者分别为180例(90.0%)、14.5例(72.5%)、84例(42.0%)。HBV-DNA平均水平分别为血清6.51(2.69-10.00)log copies/ml,唾液4.52(2.69-7.54)logcopies/ml,尿液3.26(2.69-5.96)logcopies/ml。血清HBV-DNA与唾液、尿液HBV-DNA水平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3,0.48,P〈0.001),唾液与尿液HBV-DNA之间也显著相关(r=0.73,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唾液、尿液中含有感染性的高载量HBV-DNA,可成为传染源之一。血液中HBV-DNA含量与唾液、尿液中HBV-DN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潘红英谌翠容张永乐娄国强叶荣夏施军平李冰茹卢德荣
关键词:慢性肝炎乙型HBV-DNA唾液尿液
ALT轻度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脏组织病理学特点
目的观察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2例血清ALT轻度升高(40
谢欣城张永乐李冰茹刘寿荣
关键词:ALTASC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CHB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免疫组化表达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免疫组化表达与血清HBV DNA、HBeAg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HBeAg含量,同时观察肝组织内免疫组化检测HBsAg、HBcAg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2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HBsAg全阳性,HBeAg阳性58例,HBVDNA阳性72例,肝组织内免疫组化HBsAg阳性120例,HBcAg阳性64例,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血清HBV DNA、HBeAg及肝组织内HBcAg中HBcAg表达更能反映出肝内乙肝病毒复制状况。
周婧玮张永乐李冰茹黄从想吴晓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型HBVDNAHBEAG肝组织免疫组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的意义。方法对200例CHB患者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精确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患者均检测血清中HBeAg含量,同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BcAg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A组(<3 log10拷贝/ml)20例,B组(≥3 log10拷贝/ml-<5 log10拷贝/ml)13例,C组(≥5 log10拷贝/ml~<6 log10拷贝/ml)24例,D组(≥6 log10拷贝/ml~<8 log10拷贝/ml)116例,E组(≥8 log10拷贝/ml)27例。肝组织HBcAg阳性者175例,占87.5%,A组HBcAg阳性率55.0%(11/20),B组53.8%(7/13),C组75.0%(18/24),D组96.6%(112/116),E组100.0%(27/27),HBcAg阳性率与血清HBV DNA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0,P<0.01)。血清HBV DNA水平高低与HBeAg阳性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1)。其中20例HBV DNA阴性者中(A组),HBeAg阳性者5例(25%),HBcAg阳性者11例(55%);15例HBV DNA阴性且HBeAg阴性者中有7例HBcAg阳性,占46.7%。结论CHB患者肝组织HBcAg阳性能更可靠地反映肝细胞内HBV复制状态。检测肝组织内HBcAg对CHB患者疗效评价和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更具有临床意义。
潘红英张永乐谌翠容王洁李冰茹卢德荣娄国强施军平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病毒乙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CHB 患者肝组织 HBcAg 阳性的意义。方法:前瞻性对200例 CHB 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血清 HBV DNA 含量。患者均检测血清中 HBeAg 含量,同时进行肝活体组...
潘红英张永乐谌翠容王洁李冰茹卢德荣娄国强施军平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血清学与肝组织病理学之间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HBeAg、肝内HBcAg以及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对200例乙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血清HBeAg检测,同时采用肝活组织病理检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肝内HBcAg存在情况,进而分析相关性。结果:200例乙型肝炎血清HBVDNA>2×104IU/ml有157例(78.5%),血清HBeAg阳性108例(54%),肝内HBcAg阳性169例(84.5),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G026例、G168例、G236例、G346例、G424例,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039例、S059例、S036例、S040例、S026例。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内HBcAg表达要较血清HBVDNA和血清HBeAg表达更能准确反映肝细胞内HBV复制状态。检测肝内HBcAg对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评价以及预后评估更有临床意义。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未见相关性。
张永乐潘红英谌翠容娄国强叶荣夏施军平李冰茹卢德荣徐岱黄从想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乙肝核心抗原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模式的HBeAg-Ab与血清、唾液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不同组合模式的HBeAg、HBeAb与血清、唾液HBV-DNA之间关系及其在临床、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方法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配对检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HBV-DNA含量;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HBeAg、HBeAb水平。结果HBeAg(+)、HBeAb(-)模式血清、唾液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6.75%、83.22%,均值为7.02±1.31、4.92±1.44logcopies/ml,与其余模式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HBeAg水平与血清、唾液HBV-DNA水平间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8、0.40;P均<0.001);HBeAg(-)、HBeAb(+)模式中,血清、唾液HBV-DNA检出率分别为67.44%、39.53%,均值为4.84±1.89、3.51±1.29logcopies/ml。HBeAg(-)、HBeAb(-)模式中,血清HBV-DNA检出率也达到66.67%,均值为4.64±2.06log拷贝/ml。结论HBeAg(-)、HBeAb(+)CHB患者,其血清、唾液中有很高的HBV-DNA检出率,临床、流行病学上仅以HBeAg作为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来判断HBV复制和评估传染性有明显局限性,需结合HBV-DNA的检测。
谌翠容潘红英张永乐娄国强叶荣夏施军平李冰茹卢德荣
关键词:HBV-DNA血清唾液HBEAGHBEA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