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春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工业催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氟化镁
  • 1篇氧化铝
  • 1篇一氯甲烷
  • 1篇中孔
  • 1篇酸催化
  • 1篇酸催化剂
  • 1篇歧化
  • 1篇歧化反应
  • 1篇气相
  • 1篇氢氟烃
  • 1篇氯甲烷
  • 1篇共沉淀
  • 1篇共沉淀法
  • 1篇固体酸
  • 1篇固体酸催化
  • 1篇固体酸催化剂
  • 1篇二氟一氯甲烷
  • 1篇反应机理
  • 1篇氟化铝
  • 1篇氟烃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化工研...

作者

  • 3篇李利春
  • 3篇牛怀成
  • 3篇唐浩东
  • 3篇李瑛
  • 3篇刘化章
  • 2篇韩文锋
  • 1篇郭荔
  • 1篇韩文峰

传媒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r掺杂对中孔MgF_2酸性及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F2,CrF3与不同Cr含量的Cr(x)-MgF2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镜、吡啶吸附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样品的晶相结构、孔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运用CHClF2的歧化反应评价了它们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Cr物种以无定形的形式掺杂在MgF2中,抑制了其晶粒的长大,使得MgF2的比表面积增加,孔径减小,并增强了其表面酸性.Cr掺杂的MgF2在CHClF2的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牛怀成李利春李瑛郭荔唐浩东韩文锋刘化章
关键词:二氟一氯甲烷歧化反应共沉淀法
气相氟氯交换合成氢氟烃的催化剂及反应机理被引量:6
2013年
总结了气相氟氯交换合成氢氟烃(HFCs)的各类反应所用催化剂,指出了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物种以及催化剂表面性质对氟氯交换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的原理;介绍了氟氯交换反应机理,阐述了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反应历程,指出了催化剂表面的不稳定F-原子和Lewis酸位点是催化反应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认为应进一步强化气相氟氯交换反应机理等基础研究,而氟化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与材料的合成方法相结合,创造合适的Lewis酸位点,延长催化剂寿命,可以通过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加入其他助剂来实现。
李利春牛怀成韩文锋唐浩东李瑛刘化章
关键词:氢氟烃氟化铝
高比表面积氟化镁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综述了氟化镁的合成、表征及在催化中的应用,指出了氟化镁在催化应用中的优缺点。氟化镁具有耐腐蚀性、高稳定性、表面性质可调等优点。目前主要应用的催化体系有:氟氯交换反应、氯氟烃的歧化反应、氯氟烃的加氢脱氯反应、加氢反应、加氢脱硫反应、氮氧化物的脱除等,在具有腐蚀性气体及反应介质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缺点是氟化镁比表面积较小和表面酸性较弱,限制了其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高比表面积氟化镁及负载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各类反应中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高比表面积氟化镁的孔结构及其表面酸性的调控方法,最后指出了氟化镁催化剂在ODS替代物的合成领域及其它方面的发展前景。
牛怀成李利春李瑛韩文峰唐浩东刘化章
关键词:氟化镁固体酸催化剂高比表面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