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友安

作品数:21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麻醉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外科
  • 3篇罗哌卡因
  • 2篇镇痛效果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双氯芬酸钠
  • 2篇双氯芬酸钠栓...
  • 2篇全麻
  • 2篇静脉
  • 2篇老年
  • 2篇喉罩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高龄
  • 2篇高龄患者
  • 2篇插管

机构

  • 11篇陕西省安康市...
  • 7篇西藏民族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安康铁路医院

作者

  • 19篇李友安
  • 4篇方园
  • 4篇陶静
  • 4篇李俊彦
  • 3篇马群莹
  • 2篇钟海星
  • 2篇牛明华
  • 2篇胡宝平
  • 2篇王润莉
  • 2篇任佳佳
  • 2篇郭翠
  • 2篇白淑娟
  • 2篇孙毅
  • 2篇陈智慧
  • 2篇王强
  • 1篇田佳
  • 1篇陈绍洋
  • 1篇姜海行
  • 1篇冶省娟
  • 1篇邹晓平

传媒

  • 6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患者围术期三种麻醉管理方法及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加全麻对老年患者麻醉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年龄65~80岁,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麻药未稀释组和麻药稀释组)、单纯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加全麻组(Ⅱ组),每组20例,术前、切皮后和手术结束时测定平均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药物用量,并行术后镇痛。结果Ⅱ组插管、切皮时MAP、HR上升幅度少于Ⅰ组(P<0.05),Ⅱ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丙泊酚和异氟醚等药物用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少,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施行下腹部及其以下部位手术效果好。
单东海李俊彦李友安陈光娥方园
关键词:全身麻醉老年人外科学
腰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阻滞(CSEA+PCEA)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阴道分娩和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单头足月初产妇240例,按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对照组(D组)和镇痛组(Z组),每组120例。D组按常规产科护理及自然分娩的处理方式,未行分娩镇痛,Z组在D组的基础上,在产妇宫口开大2cm时行CSEA穿刺,成功后置入25G腰麻穿刺针向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罗哌卡因3mg,拔出穿刺针并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0min时接装有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mg/L的全自动电子输注泵产妇开始PCEA,持续背景剂量6~8ml/h,PCA剂量为5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记录镇痛前即刻、镇痛后各时点、第二和第三产程宫缩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剂量、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出血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Z组产妇镇痛后各时点、第二及第三产程宫缩时VAS评分明显低于D组(P〈0.05),第一产程明显缩短且剖宫产率下降(P〈0.05),Z组缩宫素用量高于D组(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联合自控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并能缩短第一产程又能将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分娩镇痛方法。
李友安冶省娟李学敏陈智慧孙毅白淑娟
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丁丙诺啡与舒芬太尼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口腔外科术病人依病历号奇偶数分为舒芬太尼组(S)与丁丙诺啡组(B),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给药,S组舒芬太尼50μg,B组丁丙诺啡0.6mg,总量100ml,首次负荷剂量4ml。术后5、10、20及40h行VAS疼痛与Ramsay运动评分,记录PC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VAS疼痛评分、Ramsay运动评分及PC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S组(P<0.05或P<0.01)。结论等效剂量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用于口腔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适合口腔外科术后镇痛使用。
单东海黄旭平陈光娥王润莉李友安陶静方园郭翠
关键词:口腔外科术后镇痛舒芬太尼丁丙诺啡
双氯芬酸钠栓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被引量:4
2010年
李友安蒋宏牛智平单东海钟海星王强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剂术后镇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镇痛效果神经炎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9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值以及术后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诱导后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前即刻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结石切除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麻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苏醒和康复,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友安
关键词:喉罩通气全麻气管插管全麻血氧饱和度
麻醉学选修课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与讨论被引量:1
2016年
如今部分医学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当中都会设置《麻醉学》课程,学时较短,但是需要讲授学习的内容较多,因此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一直以来都是麻醉学和临床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它在大部分医学院校基础教育中都不属于必修科目,也不必经过严格的考试,因此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往往很难引起医学生们的高度重视,不过从整体上来看,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它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科。本文将就临床当中是否需要设置《麻醉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李友安
关键词:麻醉学选修课教学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胃癌手术患者对其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A组采用七氟醚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和MMSE认知评分。结果:两组在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MMSE评分上,手术前、术后24h、术后72h,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3h、术后6h,A组MMSE评分明显比B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手术治疗中,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认知功能会造成暂时的影响,在24~72h后可恢复正常,丙泊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
李友安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老年胃癌免疫功能
骶麻中癔病性截瘫失明1例报告
2000年
患女,42岁。因肛门肿块伴疼痛出血2月于1998年12月3日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R20次/min,BP14/9kPa。一般情况良好,膝胸位肛门齿状线下3、6、9、12点分别有1.5cm×2cm×3cm,1cm×3cm×2cm,2cm×4cm×2.5cm,3cm×3cm×2cm大小不等呈紫红色肿块脱出肛门,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环形外痔。经抗感染、止血、对症治疗,炎症水肿消退。
李友安
关键词:骶麻失明病例报告
气囊扩张与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牛明华李俊彦李友安段爱民任佳佳徐晔
该课题组研究发现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开放性手术及气囊扩张。而药物治疗疗效不确定,手术创伤大,单纯气囊扩张并发症多(如食管穿孔或撕裂)。为此,采用小气囊扩张加肉毒毒素内镜下贲...
关键词:
关键词:气囊扩张贲门失驰缓症肉毒毒素
插管型喉罩联合发光导丝对全麻患者解除困难插管20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全麻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用插管型喉罩(ILMA)联合发光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技术用于气管插管过渡的临床观察和体会。方法:择期在全麻下对困难气道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n=10),ILMA盲探气管插管(盲探组),配合发光导丝引导气管插管(联合组)。给予术前气道评估,符合使用ILMA方法的病人,记录在诱导过程和置入ILMA插管过程不同时点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记录插管的成功率和方法。结果:20例病人均成功置入ILMA,用发光导丝气管插管比单纯盲探插管要快、准,该方法对心血管干扰小,循环波动轻微,插管后的血压比诱导前降低。结论:ILMA盲探气管插管配合发光导丝插管成功率更高更快。
单东海牛智萍李友安陈光娥李俊彦王润丽陶静
关键词:喉面罩插管法全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