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太平

作品数:38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手术
  • 7篇脊髓
  • 6篇入路
  • 5篇手术治疗
  • 5篇术后
  • 5篇肿瘤
  • 5篇显微手术
  • 5篇间质
  • 5篇放疗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瘤
  • 4篇自体
  • 4篇自体骨
  • 4篇自体骨髓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瘤
  • 4篇畸形
  • 4篇胶质
  • 4篇骨髓
  • 4篇干细胞

机构

  • 38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太康县人民医...
  • 1篇郑州颐和医院

作者

  • 38篇李太平
  • 21篇张永福
  • 19篇梁庆华
  • 13篇步星耀
  • 10篇王勇
  • 8篇史锡文
  • 7篇陈航
  • 6篇薛绛宇
  • 6篇娄平阳
  • 5篇李永明
  • 5篇张佳栋
  • 5篇王斌
  • 4篇李六一
  • 4篇赵耀武
  • 4篇翟亚平
  • 3篇胡明伟
  • 3篇赵红卫
  • 2篇柴昌
  • 2篇楚功仁
  • 2篇陈书连

传媒

  • 9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及术后处理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总结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及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对91例脊髓损伤患者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术后相关问题的处理和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1例脊髓损伤患者术后ASIA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其中41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12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未出现明显不良毒副反应;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安全有效,术后相关问题的正确处理是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步星耀梁庆华李太平陈书连翟亚平赵耀武李六一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脊髓损伤
椎间孔打开切除哑铃形神经鞘瘤
2011年
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有一定困难,手术涉及如何全切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脊柱的稳定性和载瘤神经的处理等问题。我们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采用后正中入路打开椎间孔,显微镜直视下一期全切10例哑铃形神经鞘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王勇王红强陈航李太平娄平阳史锡文梁庆华
关键词:神经鞘瘤哑铃形椎间孔后正中入路显微镜直视全切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发现,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协同作用。实验拟验证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选择2003/2004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收治的7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男52例,女26例,年龄18-52岁。其中颈髓损伤12例,胸髓损伤46例,腰骶髓损伤20例,损伤1周至60个月。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并要求采用该方法治疗。无菌条件下,自患者髂前上棘及髂后上棘通过骨髓穿刺抽取骨髓,分离、纯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患者自体腓肠神经作为周围神经移植供体,将自身腓肠神经应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神经,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于马尾组织,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然后用分离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焊接移植的神经,对患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应用,疗程为1个月,以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实验评估:通过电话随访和患者定时回医院复查的方式,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年。术前、术后和随访按国际截瘫医学会评分标准ASIA评分标准评分,评分的增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的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除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原有症状改善情况,未出现明显不良毒副反应。患者术后ASIA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37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9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1例死亡;在随后的1年随访中,除2例失访外,�
李志营步星耀张圣旭梁庆华李太平陈书连李六一赵耀武翟亚平张永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围神经脊髓损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诊断与治疗
2005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DNT就其诊断、影像学、病理、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行肿瘤切除,2例行颞叶切除。术后4例无癫痫发作,2例较术前癫痫发作减少。结论DNT是一种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无需放疗。
王勇李太平张永福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枕下入路开颅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12
2004年
枕下入路开颅术后皮下积液较少发生,然而一旦出现,其处理非常麻烦.1998年9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15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生原因,并探讨防治措施.
梁庆华张永福步星耀李太平薛绛宇王勇
关键词:开颅术后枕下入路皮下积液
颅内血管外皮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颅内血管外皮瘤从脑膜瘤中划分出来.在颅内,它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在以前的肿瘤分类中,约占脑膜瘤的2.4%.现将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12例颅内血管外皮瘤报道如下.
王勇张永福栗超跃李太平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瘤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脑膜瘤
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及治疗研究
步星耀李太平鲍玉洲梁庆华王勇张永福毋彩萍柴昌薛绛宇吕秀霞许健赵明利孟祥慧钟小雨丁倩
本研究综合运用物理学、化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共沉淀、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斑点杂交、Western印迹和Northern印迹分子杂交等方法和手段,分别从组织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对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细胞凋...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分子病理
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力尔凡增效放疗的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手术后力尔凡增效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恶性脑胶质瘤78例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力尔凡加放疗)46例,对照组(单纯放疗)32例,进行随访分析,研究近期疗效,生存率和生存期、机能状态、免疫功能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08%,3年生存率为58.8%;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43.8%,3年生存率为29.4%。两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力尔凡能增强胶质瘤术后放疗的敏感性,并提高生存率。
步星耀赵红卫张永福李太平梁庆华王勇薛绛宇
关键词:力尔凡生存率恶性脑胶质瘤近期疗效放疗有效率
Hunt-Hess Ⅳ~Ⅴ级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01—2013-06收治的117例Hunt-HessⅣ-Ⅴ级动脉瘤,其中Ⅳ级96例,Ⅴ级21例。本组病例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24-48h内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103例,夹闭加包裹14例,去骨瓣减压19例,侧脑室开放引流13例。结果按GOS标准评分,Ⅳ级96例中5分23例,4分28例,3分33例,2分和1分12例。Ⅴ级21例中4分1例,3分5例,2分和1分15例。结论对于Hunt-HessⅣ级患者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1-2d)手术干预,Ⅴ级伴较大血肿或脑室大量积血积水患者建议早期手术,同时去骨瓣减压或脑室引流。
李太平娄平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预后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型对术中预防脑梗死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根据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影像学分型,术中识别并保护外侧纹体动脉(LLA)对预防脑梗死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治74例,共89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依据影像学资料分为A型(前外侧型)52个,B型(后上型)28个和C型(内下型)9个.采用不同的分离技巧,术中皆成功分辨并保护LLA,动脉瘤夹闭86个,微动脉瘤电凝后包裹3个.随访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GOS 5分(治愈)66例,4分(轻偏瘫但自理)5例,3分(重残)2例,1分(死亡)1例.结论 依据动脉瘤影像学分型,采用个体化手术分离技巧,结合LLA的解剖特点,术中识别并保护LLA和夹闭动脉瘤,减少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
李太平娄平阳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显微外科手术大脑梗塞脑血管造影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