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威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1篇第五掌骨颈骨...
  • 1篇第一跖骨
  • 1篇端粒
  • 1篇血管神经
  • 1篇诱导细胞
  • 1篇掌骨
  • 1篇掌骨骨折
  • 1篇掌骨颈骨折
  • 1篇手术刀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手术治疗
  • 1篇综合征
  • 1篇腱鞘
  • 1篇跖骨
  • 1篇外翻
  • 1篇腕管
  • 1篇腕管综合征
  • 1篇微创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李威
  • 4篇张惠
  • 2篇王鸣
  • 1篇高瑛瑛
  • 1篇周炳荣
  • 1篇林秉奖
  • 1篇闵玮
  • 1篇骆丹
  • 1篇章少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微创腱鞘切开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腱鞘切开器,包括手术刀以及固定器,固定器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管状结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并且其中一端为圆台结构,在该圆台结构两侧对称设置有U型定位槽,并且该U型定位槽将圆台结构端面分割成两个凸台,该两个...
张惠李威
文献传递
8-MOP/UVA诱导细胞光老化模型中端粒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端粒在8-MOP/UVA导致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酶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8-MOP/UVA对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
高瑛瑛骆丹闵玮周炳荣李威林秉奖
文献传递
第一跖骨基底部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基底部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以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拇外翻患者为对象,共131足。其中中重度拇外翻68足,对此68足拇外翻患者均予以第一跖骨基底部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随访时间均为术后1年,拇外翻角、第一与二跖骨夹角、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角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并发症发生率为3. 33%(2/68)。术后1年VAS疼痛评分(1. 68±0. 12)分,较术前的(6. 65±0. 31)分降低(P <0. 01),AOFAS评分(89. 54±2. 36)分,较术前的(42. 38±3. 42)分升高(P <0. 01)。结论第一跖骨基底部楔形截骨联合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可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足部功能康复。
张惠李威
关键词:并发症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传统手术与局麻下小切口手术腕管切开减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10日至2014年4月21日收治的100例158侧行手术治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行传统手术者44例(A组),局麻下行小切口手术者56例(B组)。比较两组Kelly评分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疤痕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年Kelly优良率均优于术后3个月(P均<0.0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26.47±3.45)min vs(14.02±1.76)min,P<0.05]。A组住院天数明显长于B组[(6.75±1.12)d vs(4.25±0.67)d,P<0.05]。A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疤痕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均<0.01)。结论局麻下小切口手术在术后疗效方面和传统手术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疤痕痛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张惠王鸣章少华李威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局部麻醉小切口传统手术
AO迷你髁钢板在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有明显移位的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第五掌骨颈部骨折采用AO迷你髁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用TAFS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1.6%。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结论对于第五掌骨颈部骨折采用积极切开复位AO迷你髁钢板固定,术后功能恢复优良,外观良好。
张惠李威王鸣
关键词:掌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