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娟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肺癌
  • 4篇肿瘤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给药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患者
  • 3篇肺肿瘤
  • 3篇癌患者
  • 3篇超声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手术预后
  • 2篇晚期
  • 2篇吗啡
  • 2篇激酶

机构

  • 24篇四川省肿瘤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无锡臻和生物...

作者

  • 24篇李娟
  • 9篇余萍
  • 4篇卢漫
  • 3篇石锐
  • 3篇柳斌
  • 2篇文彦
  • 2篇杨业
  • 2篇何金涛
  • 2篇向润
  • 2篇杨薇
  • 2篇李强
  • 1篇董昱
  • 1篇杨青
  • 1篇卢铀
  • 1篇叶贤伟
  • 1篇黄媚娟
  • 1篇吴一龙
  • 1篇王关芬
  • 1篇罗稀
  • 1篇卢松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癌症相关性乏力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癌症相关性乏力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简明疲劳量表中文版评估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初治肺癌患者,入组患者均完成根治性手术及术后生存随访。结果 7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无乏力9例(12.5%),轻度乏力48例(66.7%),中度乏力15例(20.8%),重度乏力0例(0%),乏力总体发生率为87.5%。乏力指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均无相关性,与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ECOG PS)、TNM分期呈正相关,与中位生存期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相关性乏力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症状,不仅能够反映患者当时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状况,还可能是判断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最终总生存期的预测因素。
李娟石锐余萍文彦何金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癌症相关性乏力TNM分期
腹横肌平面联合宫颈旁阻滞应用于子宫肌瘤经皮微波消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在子宫肌瘤经皮微波消融(PMW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超声引导下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后PMWA的24例子宫肌瘤患者。记录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实施成功率、不良反应及患者术中、术后使用救援镇痛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3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并行量化评估,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实施成功率100%,且术中、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术中5例(20.83%)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无需干预;4例(16.67%)患者出现中度疼痛,NRS评分分别为4分、4分、5分、6分,予以救援镇痛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均完成一次消融,无消融失败及二次消融者。术后部分患者有轻度疼痛,无需干预,且均于6 h内自然缓解。所有患者消融当天返回家中且对TAP联合宫颈旁阻滞镇痛效果满意度100%。结论超声引导下TAP联合宫颈旁阻滞应用于子宫肌瘤PMWA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张春梅李娟王璐张斯棋梁莹卢漫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宫颈旁阻滞子宫肌瘤
吗啡不同给药方式滴定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下吗啡的滴定效果。方法:22例肺癌骨转移合并重度癌痛患者,阿片未耐受,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1例,A组在初始剂量滴定时采取吗啡针5mg皮下注射q4h(参照卫生部癌痛诊疗规范-2011年),B组初始...
杨业余萍李娟柳斌
关键词:不同给药方式皮下注射
文献传递
肺肉瘤样癌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侵袭性高,预后很差。目前尚没有针对PSC的标准疗法,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无法手术者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疗法,因为PSC对传统化疗及放射治疗不敏感。现推荐对PSC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及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因为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如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过表达使得免疫治疗在PSC的治疗中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由于PSC的高度血管侵袭性,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是潜在有效治疗手段。本文除了总结现有常规治疗手段在PSC中的疗效,针对各种联合抗肿瘤治疗如双靶联合、免疫联合放化疗以及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双免联合等在PSC中的最新进展,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蒋兰杨匹容李娟
关键词:肺肿瘤肺肉瘤样癌免疫治疗
一例晚期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循证治疗
2013年
目的针对一例晚期肺癌脊柱转移患者病情和治疗预期,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治疗决策。方法按照PICO原则,对患者在治疗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转换并制定检索策略后,在多个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按照循证医学5级证据分级标准,选择最佳的临床证据进行解读,并指导治疗决策。结果检出相关文献148篇,最终纳入4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针对患者关心的4个方面的问题均获得1级证据支持,包括恢复脊髓功能(行走和括约肌功能)、局部疼痛控制、远期生存率和治疗并发症。根据患者意愿,最终选择了治疗后并发症相对高发,但能够更好恢复神经功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手术减压治疗。术后患者行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能为肺癌脊柱转移伴脊髓压迫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恶性脊髓压迫患者,如出现行走功能障碍,且具备手术条件,应尽早进行减压手术,以尽早恢复脊髓功能,缓解疼痛,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医患双方均应对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有充分的共识和谅解。
李娟石锐余萍
关键词:肺癌脊柱转移循证治疗
洛拉替尼特殊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1
2022年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第二常见的肿瘤驱动基因。作为新型的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洛拉替尼对多种ALK激酶域突变具有广谱且高效的临床活性,并具有强大的穿透血脑屏障效力。洛拉替尼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包括高脂血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多为轻至中度,通常经剂量调整和/或标准医疗干预即可管理。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开始洛拉替尼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线特征与既往用药状况,预先告知患者可能经历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以实现药物临床获益的最大化。同时,多学科专家团队对于建立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周清陆舜李勇贾福军李冠军洪震卢铀范云周建英刘喆李娟吴一龙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洛拉替尼特殊不良反应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工作组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肺肿瘤
一种压疮输氧治疗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压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疮输氧治疗系统及方法。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用于向封闭罩内输送氧气;封闭罩,所述封闭罩用于扣合在压疮,且所述封闭罩构造有形变部,所述封闭罩可通过形变部而改变大小;氧浓度检测器,所述...
李放王关芬吕冠燕孙晓东张媛媛罗蕾吕俭霞杨青罗稀卢松李娟唐小丽颜红艳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又称为“包被性乳头状癌”“囊性乳头状癌”(intracystic papillary 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为乳头状癌亚...
李娟卢漫谭波杨薇
关键词:超声
Treatment Rationale and Study Design for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Ⅱ Trial of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with or without Bevacizumab in EGFR Wild-type Non-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e present the treatment rationale and study design of an ongoing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Ⅱ trial (Clinica...
李娟余萍
吗啡不同给药方式滴定效果比较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下吗啡的滴定镇痛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给药方式完成剂量滴定时间没有显著差异,不良反应相似,采取吗啡针5mg皮下注射的滴定步骤更简单。
杨业余萍李娟柳斌
关键词:吗啡给药方式镇痛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