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强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化学
  • 2篇电极
  • 2篇自组装
  • 1篇滴定法
  • 1篇滴定法测定
  • 1篇电化学分析
  • 1篇电化学性质
  • 1篇对苯二酚
  • 1篇循环伏安
  • 1篇循环伏安法
  • 1篇氧化亚铜
  • 1篇有机物
  • 1篇软模板
  • 1篇软模板法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碳糊
  • 1篇碳糊电极
  • 1篇自组装膜
  • 1篇阻抗

机构

  • 4篇郧阳师范高等...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李学强
  • 4篇刘传银
  • 3篇陆光汉
  • 2篇胡军福
  • 1篇郭英
  • 1篇杨林丽

传媒

  • 2篇化学研究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年份

  • 4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阻抗滴定法测定3-巯基丙酸自组装膜的表面酸度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巯基丙酸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及表面羧基的解离性质。研究表明,由于巯基丙酸的链长较短,自组装膜的组装过程表现为快吸附,然后表现为缓慢组装的过程。利用阻抗值随溶液pH的变化绘制出阻抗滴定曲线,得出了自组装膜表面巯基丙酸的表面酸度,研究了饱和吸附与不饱和吸附对表面酸度的影响。利用氢键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刘传银郭英李学强杨林丽陆光汉
关键词:自组装膜循环伏安法
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5年
碳糊电极作为一种制备简单、易于更新和重现性好的新型电极,在有机物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从电极材料的选择、修饰剂的选用和有机物分类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碳糊电极在有机物电化学分析上的进展进行评述。引用文献54篇。
刘传银李学强陆光汉
关键词:碳糊电极电化学分析有机物生物传感器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被引量:18
2005年
研究了纳米氧化亚铜的软模板制备法,并用XRD和TEM对所制备的纳米氧化亚铜进行了表征.试验表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为软模板制备的纳米氧化亚铜呈直径为10 nm左右,长度为250 nm左右的纳米晶须.利用Nafion将新制备的纳米氧化亚铜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纳米氧化亚铜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纳米氧化亚铜在电极表面表现出一对对称性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对应于纳米氧化亚铜中心的Cu(Ⅱ)/Cu(Ⅰ)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随扫描速度的增大呈现线性关系,根据峰电位与扫速对数的线性关系,计算出了电子转移系数.表明纳米氧化亚铜在电极表面的反应是受表面控制的部分不可逆过程.
刘传银胡军福李学强
关键词:纳米氧化亚铜软模板法电化学性质
巯基取代噻二唑自组装铂电极测定对苯二酚被引量:3
2005年
用自己合成的巯基取代噻二唑试剂对铂电极进行了首次自组装,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了对苯二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 KCl溶液中,对苯二酚表现出一种准可逆行为,峰电流对称且峰电位差为80 mV,峰电位较之裸铂电极上有较大的降低,峰电流较裸电极大大提高.利用该电极DPV法进行了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测定,峰电流对其浓度在1×10-7~5×10-4mol/L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8mol/L.对对苯二酚模拟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6.6%-99.6%之间.
刘传银胡军福李学强陆光汉
关键词:对苯二酚自组装噻二唑巯基峰电流铂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