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
- 作品数:75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强夯置换的ALE法仿真与夯击参数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为揭示强夯置换动态变形特征与地基加固变化规律,将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ALE法引入强夯置换仿真分析,建立三维ALE法强夯置换动力分析模型,模拟单次夯击与连续强夯置换地基加固过程,分析不同夯击参数对高能级强夯置换加固效果影响并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ALE法可描述碎石填料夯击流动变形,实现连续强夯置换仿真;回填碎石对夯击能吸收作用可削弱夯击地基加固效果,故采取“少填多夯”方式较合理;针对8000 kN·m高能级强夯置换,采用2.5 m夯锤直径有利于地基加固深度向下发展;夯锤高径比在0.3~0.5时能充分利用夯击能形成承载力均衡的复合地基结构,研究结论可为夯击参数比选提供依据。
- 李岳刘文俊蔡靖蔡靖水伟厚董炳寅
- 关键词:强夯置换
- 机场复合道面转弯区层间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层间破坏是机场复合道面转弯区破坏的主要形式,现有研究及规范仅限于复合道面直线区,缺乏转弯区层间力学行为研究及设计建议,而转弯区由于转弯侧推力作用,往往较直线区先破坏,亟待对其层间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探讨。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道面转弯区层间黏结接触应力分析模型,依据转弯区受力情况设计复合道面压剪试验,获得相关层间黏结接触参数及层间剪切强度。利用复合道面层间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对比复合道面转弯区与直线区层间应力变化情况,探究转弯速度、加铺层厚度对其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论:转弯区层间水平应力呈非对称分布且大于直线区层间水平应力,水平应力最大值相差54%;转弯区层间竖向应力呈对称分布,最大值与直线区相同但位置向右偏移;随转弯速度的增大,层间水平应力最值增大,不对称性增强,转弯速度从5 kN变化到15 kN时,外侧、内侧机轮最大水平应力分别增加38.33%和15.52%,层间竖向应力最大值几乎不受速度影响;加铺层越厚层间水平应力最大值越小,内外侧轮的水平应力最大值差值越小,加铺层厚度从10 cm增加至20 cm时,最大水平应力减少33%;层间水平应力随道面深度增加而衰减,10 cm深度处已经基本稳定,因此建议机场复合道面转弯区加铺层设计厚度应大于10 cm,层间设计容许剪应力取0.94 MPa。
- 蔡靖李岳常欢
- 关键词:道路工程压剪试验水平应力
- 混凝土板下部土拱形成规律研究
- 2014年
- 土拱效应是岩土工程中的常见现象,地下穿越施工过程中开挖断面上部土体相互挤密,引起地层不均匀沉陷,在洞顶局部区域形成土拱.当表层存在刚性混凝土面板时,可对地表变形产生约束,改变原有应力传递路径和土拱影响范围.对此,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仿真分析模型,针对不同板厚、埋深和管径条件下的土拱形成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地基沉陷与管顶覆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拱效应导致地基内部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管顶两侧竖向应力有明显增加,刚性道面板板底未发生隆起变形,开挖断面覆跨比指标不是评价土拱效应的唯一指标,需结合具体参数条件进行讨论.
- 赵方冉安文波李岳周乐
- 关键词:土拱效应
- 道面摩阻不平衡对飞机着陆滑行参数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从运动学原理入手建立飞机着陆滑行力学模型,引入道面摩阻不平衡度,基于实测道面摩擦因数及其摩阻不平衡度分析飞机着陆减速和匀速滑行阶段的偏航角与偏航距离的变化趋势,并设计模型试验分析湿滑道面摩阻不平衡下飞机着陆滑行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跑道中心线两侧摩阻不平衡时,机体产生绕竖轴扭矩,导致飞机产生偏航角和偏航距离;摩阻不平衡度的增大导致飞机偏航角与偏航距离增大,摩阻不平衡度由0.03增加到0.38时,偏航角增大4倍,偏航距离增大1倍;减小中心线两侧的摩阻不平衡度可以有效降低飞机偏出跑道概率;滑移率对偏航角和偏航距离影响较小;道面摩擦因数降低,减速滑行距离增大,基本呈线性变化;随着跑道接地带摩阻不平衡度增大,飞机所产生的偏航角呈直线增长,当摩阻不平衡度达0.165时,偏航角达1.2°;随着跑道接地带摩阻不平衡度增大,偏航距离也增大,由于减速段所产生的偏航角,加之匀速段滑行距离较长,70%以上的偏航距离是在匀速阶段发生的;湿滑道面下随着中心线两侧的水膜厚度差增大,偏航角和偏航距离均增大,水膜厚度差从0.05mm增加到2.50mm,偏航角增大6倍,偏航距离增大5倍。可见,在接地带保证飞机主起落架两侧摩阻平衡,有利于着陆减速过程飞机偏航角的控制。
- 蔡靖张恒李岳孙瑞强
- 关键词:机场道面
- 湿滑道面飞机轮胎临界滑水速度数值仿真被引量:12
- 2017年
- 采用ABAQUS建立了基于CEL算法的飞机轮胎与积水道面流固耦合分析模型,推导了轮胎接触面动水压强与道面竖向支撑力表达式,对比了飞机起飞与着陆过程中的滑行状态,提出了临界滑水速度的上下限解概念,校核了轮胎模型静态变形与动态滑水特征,研究了胎压、胎纹与水膜厚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轮胎接地面积与动水压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在76.6kN轴载作用下,轮胎模型接地面积为0.076m2,轮胎中心竖向变形约为3.27cm,轮胎临界滑水速度为128.5~222.4km·h^(-1),与NASA轮胎滑水试验数据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在胎压为1 140kPa时,减速冲击条件下飞机轮胎临界滑水速度为163km·h^(-1),小于加速冲击时的上限226km·h^(-1),轮胎接地面积明显减小,道面支撑力低于机轮轴载的10%;在450~1 109kPa胎压范围内,减速冲击时临界滑水速度下限较NASA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更为保守,两者相差30~70km·h^(-1);轮胎纵向沟槽排水可降低轮胎前缘动水压强峰值,增大轮胎接地面积,减速冲击时带纹轮胎临界滑水速度较光滑轮胎提高了26.9%~28.8%,增幅约为加速冲击时的2倍;当道面水膜厚度由3mm增加至13mm时,胎压为1 140kPa的飞机轮胎临界滑水速度上下限分别降低了85km·h^(-1)和43km·h^(-1);在低胎压、厚水膜与减速冲击条件下,临界滑水速度下限仅为127km·h^(-1),低于常见飞机进近接地速度205~250km·h^(-1),因此,滑水事故风险增加。
- 李岳蔡靖宗一鸣
- 关键词:飞机轮胎动水压强
- 飞机轮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SPH算法仿真分析
- 2025年
-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H模型得到的临界滑水速度与CEL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5%;舰首波、侧向羽流等流体特征更为明显立体;平均运算效率较CEL模型提高36.5%。利用SPH模型分析可得,道面支撑力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平缓下降再急速下降的趋势,水膜厚度为3~13 mm时,急速下降段所在轮胎速度区间为170~260 km/h,基本处于A320飞机的着陆滑跑速度范围内,应增强对飞机滑水事故风险的防范;位移阻力随着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轮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提出利用位移阻力最大值确定临界滑水速度的方法;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近临界滑水速度时达到最大值;舰首波最大溅水高度低于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且随轮胎速度增加而降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舰首波接近消失,2种溅水特征的最大溅水高度值均低于A320飞机发动机的最小离地高度0.680 m,不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 蔡靖黄钰岱李琪李岳戴轩
- 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
- 湿滑道面飞机着陆滑水风险量化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飞机机载记录仪数据和临界滑水速度提出滑水风险量化指标,将飞机接地滑行全过程纳入滑水分析范围;建立着陆阶段飞机轮胎⁃积水道面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考察道面积水分布及接地位置横向漂移影响,以空客A320为代表机型开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着陆阶段飞机轮胎临界滑水速度较起飞阶段低12%~18%,滑水事故风险更高;道面横坡引起积水不均匀分布,跑道边缘滑水风险高于中线区域;临界滑水速度及滑水风险指标均为关于接地位置横坐标的函数;同等降雨强度条件下滑水风险概率随飞机接地横向分布标准差增大而减小;增大横坡度可加快道面积水排除,2.0%横坡度工况较1.5%时滑水风险降低5.1%~5.6%;降雨强度与飞机滑水风险正相关,由0.8 mm/min增大至2.5 mm/min时滑水风险指标增加约13.1%;该滑水风险量化分析方法可定量描述飞机着陆环境变化影响,滑水判定方式有明显改进。
- 李岳胡宇祺蔡靖戴轩
- 关键词:流固耦合
- 考虑温度荷载的机场沥青道面复杂应力状态研究及性能评估被引量:4
- 2015年
- 飞机在跑道上进行低速滑行转弯时,对道面同时作用竖向力与水平推力,同时温度也是影响机场沥青道面结构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道面区域有竖向力、水平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从而加重了沥青道面的损坏并影响其运行安全。针对此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机场沥青道面结构的温度场分析模型及温度与复杂荷载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东北和华北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道面结构内部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华北、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下,随着道面结构深度的增加,温度变化由剧烈趋于平缓,较之跑道表面其下每层最高温度不断延后;进而开展跑道转弯区和直线区复杂应力与温度耦合作用下沥青道面结构内部应力状态及变形规律分析。分析表明,在转弯区和直线区道面中面层底部剪应力大于上面层底部及下面层底部,面层竖向应力随深度衰减;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竖向变形量与剪切强度前期增加较快,尤其是在道面出现中等损坏之前增加最快,中等损坏后直到严重损坏两者增加均变缓。进一步,设计模型试验模拟沥青道面在复杂应力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获得道面结构剪切强度及其变形规律,与上述数值分析结果相一致。在上述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道面结构应力和变形的道面性能评估量化指标。
- 蔡靖孙钦刚李岳
- 关键词:温度荷载沥青道面复杂应力
- 开滦(集团)公司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研究
- 首先,该文分析了开滦集团公司的作精煤炭主业、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次,提出了技术创新战略就是围绕着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以引进消化吸收为手段,向自...
- 李岳
- 关键词: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煤炭行业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数字技术平台的控规数字化编制途径探析
- 当今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对规划管理与城市建设起到最直接控制与引导作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其编制过程却存在主观性较大、科学性不足,数据更新困难、效率较低等种种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各城市纷纷以城市...
- 李岳
- 关键词:控规编制地理信息系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