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峰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演替的突变模型研究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猕猴桃从野生到大面积栽培过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演变过程。【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方案,调查了陕西周至和眉县不同栽植年限猕猴桃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种类和数量,计算出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MD)、均匀度指数(J)和害虫与天敌数量比例,建立了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椭圆突变模型,并对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3年生和9年生的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处于不稳定区域,发生了突变;14年生和野生的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相对稳定,处于稳定安全区,没有发生突变;说明随着猕猴桃从野生到栽培年限的增加,群落稳定性增强。3年生园和9年生园在发生突变之前控制变量w的值由w≥0变为w<0,验证了控制变量是稳定性判定的重要指标。【结论】害虫亚群落的稳定性程度是影响虫害暴发的关键因素,亚群落指标对控制变量作用均衡的系统是比较稳定的系统,不宜发生突变造成危害。
- 李建峰赵惠燕杜超孟庆祥Piyaratne MKDK
- 关键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突变模型群落演替稳定性分析
-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重建及主要类群的生态位被引量:8
- 2011年
- 为研究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重建过程和主要类群生态位移,调查野生猕猴桃和人工栽植不同树龄(3、9、14a)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测定群落特征指标和主要类群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群落包含3纲15目74科,约90种。不同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不同,各类群占群落总数的比例差异显著,野生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中各类群分布较均匀,栽植园群落中害虫比例较大。野生猕猴桃和栽植猕猴桃园之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极显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野生>9a>14a>3a。各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也会随着栽植时间增长发生变化:蜘蛛和蝇类的生态位在不同树龄的猕猴桃园中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工栽植初期,山楂叶螨和叶蝉占据的时空生态位较宽,成为优势类群,小薪甲与山楂叶螨生态位重叠较大,竞争激烈;随后,小薪甲和瘿蚊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逐渐增大,到14a猕猴桃园中已经取代了山楂叶螨和叶蝉,成为主要害虫。总之,人工干扰的节肢动物群落重建是一个次级演替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群落明显不同。
- 杜超赵惠燕高欢欢李建峰罗坤胡祖庆胡想顺
- 关键词: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重建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