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林

作品数:81 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矿业工程
  • 18篇天文地球
  • 15篇水利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5篇矿井
  • 10篇涌水
  • 10篇涌水量
  • 10篇突水
  • 9篇矿井涌水
  • 9篇矿井涌水量
  • 7篇底板
  • 7篇径流
  • 6篇底板突水
  • 6篇煤层
  • 6篇干旱
  • 5篇断层
  • 5篇水文
  • 5篇灰色预测
  • 5篇极端干旱区
  • 5篇根系
  • 5篇分形
  • 5篇干旱区
  • 4篇涌水量预测
  • 4篇水量

机构

  • 67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河南省地质矿...
  • 2篇甘肃省测绘局
  • 2篇甘肃省基础地...
  • 2篇天津华北地质...
  • 2篇中化地质矿山...
  • 2篇河南焦煤能源...
  • 2篇化工研究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煤田地...
  • 1篇郑州铁路局

作者

  • 79篇李建林
  • 15篇王心义
  • 9篇郑继东
  • 8篇冯起
  • 7篇李志强
  • 7篇郭晓明
  • 7篇司建华
  • 6篇姬红英
  • 6篇辛亚军
  • 5篇林云
  • 5篇冯有利
  • 5篇郭巧玲
  • 5篇张洪云
  • 4篇常宗强
  • 4篇崔延华
  • 3篇刘永和
  • 3篇王燕
  • 3篇韩乐
  • 3篇刘秀
  • 2篇张良

传媒

  • 15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人民黄河
  • 2篇煤矿安全
  • 2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煤炭技术
  • 1篇水文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甘肃科技

年份

  • 6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分形-脆弱性指数法的煤矿底板突水预测——以王行庄煤矿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脆弱性指数法在煤矿底板突水预测中主控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具有较大主观性的问题,提出了分形-脆弱性指数法,即以单位涌水量、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水压及隔水层有效厚度4个主控因素量化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性质,以断层分维量化断层的综合性质,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上5个主控因素权重,利用GIS进行权重叠加。并用该法对王行庄矿二_1煤层底板太原组L_(1-4)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王行庄矿二_1煤层底板脆弱区位于矿山西北部,占全区面积的10.38%,且实测突水点位于预测分区图的脆弱区。分形-脆弱性指数法减少了主控因素的数量(以往研究对断层的量化至少需要3个指标),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可以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李建林王泓斐王登磊李志强
关键词:底板突水预测
1960—2013年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被引量:19
2018年
基于中国107个气象站点的常规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1960—2013年的逐日潜在蒸散发(ET_0),分析了中国5大区域的ET_0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 m风速、日照时长、平均气压、相对湿度和地表温度的敏感性及其分区特征。结果表明:(1)模拟的从1960—2013年平均ET_0和与蒸发皿蒸散发量之间的比值为0.55,各逐站点的ET_0与蒸发皿蒸散发的相关系数为0.84~0.98(剔除观测值为0的情况的样本)之间和0.42~0.81(未剔除观测值为0的情况的样本)。(2)本研究中模拟的ET_0以6.75 mm/10 a的速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在1960—2013年间的全国范围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68℃和1.54℃,相应地导致ET_0增加12.81 mm和14.13 mm;风速减小0.51 m/s,日照时长减少0.61 h,相对湿度减小2.84%,将分别导致蒸散量减少48.08 mm,21.5 mm,204.49 mm,这能很好的解释"蒸发悖论"问题。(3)对中国不同地理分区的ET_0,在东北区域、华北区域、和西北区域,蒸散量最敏感的气象因子是相对湿度,其次是风速;在西南区域和华中、华东区域,蒸散量最敏感的气象因子是相对湿度,其次是日照时长。
赵亚迪刘永和李建林刘秀
关键词:PENMAN-MONTEITH
基于混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被引量:12
2022年
针对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中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考虑较少、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和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建立了混沌理论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耦合的新的预测模型(Chaos-GRNN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矿井水文系统产生混沌现象的机理;由混沌理论得到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的嵌入维数、时间延迟和最大Lyapunov指数,以此确定GRNN的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取值和预测时长;采用交叉验证法获得GRNN的光滑因子,建立Chaos-GRNN模型;对平煤十二矿涌水量(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矿井水文系统演化过程的循环迭代是产生混沌的根本原因,其表象特征为演化过程的不可逆性、非平稳性和演化结果的多样性;平煤十二矿涌水量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其嵌入维数m=7,即涌水量的影响因素为7个,GRNN输入层神经元个数为7;时间延迟τ为13个月,由此确定了GRNN输入层神经元的取值;最大Lyapunov指数为0.0530,确定了GRNN预测时长为19个月;Chaos-GRNN模型预测精度达到了94.98%。该预测模型利用混沌理论量化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和预测时长,充分考虑了矿井涌水量的影响因素,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适用性。
李建林高培强王心义王心义
关键词:相空间重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涌水量预测
原位修复富氮地热水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原位修复富氮地热水效果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电脑、试验台和位于试验台一侧的实验反应器,电脑放置在试验台上表面,实验反应器包括支撑框架、保温桶和漏桶,支撑框架外型呈圆柱形,支撑框架顶部外缘设有环形的连接法兰;保温桶设在支撑框...
王心义夏大平郭红玉张建国张淑楠乔卫芳张良郭建伟陈国胜赵彦琦郭巧玲刘小满郭晓明郑继东李建林
文献传递
矿区地质环境破坏程度评价及其恢复治理被引量:6
2014年
以先锋矿矿区地境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在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下含水层破坏程度、土地资源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等4个方面,对先锋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现状评估分区和预测评估分区.结果表明,现状评估时,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2处、面积0.074 5 km2,较严重区2处、面积0.309 4 km2;预测评估时,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3处、面积0.108 1 km2,较严重区4处、面积0.465 4 km2.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治理分区,确定重点治理区3处、面积0.108 1 km2,次重点治理区4处、面积0.465 4 km2,一般治理区1处、面积0.524 9 km2.针对矿区内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工程.
王心义李任政李建林
关键词:矿区地质环境
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环氧树脂/MMT纳米复合材料,EP树脂基体中分散有一定量的层状无机纳米粒子。因纳米粒子独有的特性,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冯有利于立竟李建林钱洪伟
关键词: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量子尺寸效应无机纳米粒子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改性蒙脱石
牛粪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23年
畜禽粪便还田对土壤质量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土壤微生物是反映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基于稀释平板计数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牛粪还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牛粪还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牛粪还田增加了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而减少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牛粪还田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的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PLTA13属、MSB-4B10属、盐单胞菌属(Halomonas)、CCD24属、Gaiella属、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Entotheonellaceae属的相对丰度;影响牛粪还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重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放线菌数量;牛粪还田增加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对土壤质量存在一定的生物污染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牛粪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
张雅丽郭晓明胡慧郭暖徐小涛李建林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性质生物污染
煤矿沉陷区砾石黏土层水体溶质迁移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煤矿开采极易造成地表沉陷,煤矿沉陷区地表水通过渗透介质影响浅层地下水,造成浅层地下水质改变,焦作市西部煤矿沉陷区地表-浅层地下水的渗透介质为黏土层,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极易贯通形成交叉污染,进而严重影响浅层地下水体功能。通过在试验区布置8个两河地表水和13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对TDS,pH,EC及Na^(+),Cl^(-),SO^(2-)4,Ca^(2+),Mg^(2+),NO^(-3)浓度进行现场监测,分析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及水化学类型差异,研究了砾石黏土对地表水化学组分的阻滞作用,获得了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差异联系特征。结果表明:两河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的TDS,pH,EC差异明显,白马门河和大石河地表水的TDS,pH,EC分别为浅层地下水的-23.31%,9.65%,-23.58%和377.30%,19.86%,378.60%;两河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呈差异过渡,白马门河Cl·SO_(4)-Na·Ca型地表水经砾石黏土浅层地下水由Cl·SO_(4)-Mg·Ca·Na型过渡为Cl·SO_(4)-Mg·Ca型,大石河Cl·SO_(4)-Na型和Cl·SO_(4)-Na·Ca型地表水经砾石黏土浅层地下水由Cl·SO_(4)-Na·Ca型和Cl·SO_(4)-Na型过渡为Cl·SO_(4)-Mg·Ca型;大石河地表水Na^(+),Mg^(2+),Ca^(2+),Cl^(-)和SO_(2-)4浓度明显高于浅层地下水,白马门河地表水Na^(+),Mg^(2+),Ca^(2+),Cl^(-),SO^(2-)4与浅层地下水差异不明显;随着距大石河距离增加,西南→东北浅层地下水Na^(+),Mg^(2+),Ca^(2+),Cl^(-),SO_(2-)4浓度呈急剧降低→缓慢降低→稳定趋势;地表水离子浓度与降解率成正比,浅层地下水离子本底值与降解率成反比,砾石黏土对水化学组分降解率和单位降解率顺序均为Na^(+)>Cl^(-)>SO^(2-)4>Ca^(2+)>Mg^(2+);当Na^(+),Cl^(-),SO^(2-)4,Ca^(2+),Mg^(2+)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浓度差小于1478.71,1325.09,2177.54,308.71,39.52 mg/L时,其单位降解率与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浓度差呈正相关性。
姬红英韩涤清辛亚军李建林辛亚军李建林
关键词:化学组分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研究——以民勤县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作为1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西部民勤县实际情况,分析探讨了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民勤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经济结构,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王燕张科李建林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业高等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被引量:1
2008年
概率统计是一门经典的数学课程,有着自身的理论体系,然而它又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目前在许多领域中有着自己的研究机遇和应用成果。但是,长期以来,在农业高等院校的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中,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概率统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杨习清薛自学李建林
关键词:教学方法数学实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