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引娣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鱼类
  • 2篇黄河
  • 1篇多样性
  • 1篇养殖
  • 1篇养殖病害
  • 1篇养殖规模
  • 1篇疫苗
  • 1篇优势度
  • 1篇鱼苗
  • 1篇鱼苗培育
  • 1篇鱼养殖
  • 1篇三门峡库区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生
  • 1篇水生生物
  • 1篇水生生物资源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四大家鱼

机构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李引娣
  • 5篇袁永锋
  • 3篇张建军
  • 2篇白海锋
  • 2篇李红娟
  • 2篇沈红保
  • 2篇张星朗
  • 1篇韩明轩
  • 1篇齐喜荣
  • 1篇张军燕
  • 1篇任燕
  • 1篇张林林
  • 1篇余斌
  • 1篇陈媛媛

传媒

  • 2篇河北渔业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兰州鲇鱼苗培育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提高兰州鲇鱼苗培育成活率,测量了其从出膜到20日龄的全长和口径,根据口径和饵料生物的大小推测其适口饵料。采用在不同池塘放养不同密度的兰州鲇水花,在池塘中固定网箱,在网箱中分别放养不同密度进行鱼苗培育试验,对不同培育方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兰州鲇鱼苗出膜后到20日龄适口饵料依次为枝角类、摇蚊幼虫、团头鱼方鱼苗、颤蚓、鲤鱼鱼苗、卤虫;在池塘培育中兰州鲇鱼苗放养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网箱培育成活率高于池塘。
袁永锋李红娟李引娣
关键词:兰州鲇鱼苗
黄河宁蒙段鱼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解黄河宁蒙段鱼类的生存状况,2008年5~6月和2009年5~6月在吴忠、陶乐和磴口3县13点对该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2次调查。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渔获物以小型黄河鮈(Gobio huanghensis)为主,占到总数量的58.8%,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仅占总数的5.9%;鱼类年龄结构以放流的1、2龄鲤(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为主,占到分析样本的51.2%;生物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陶乐(0.9856)>吴忠(0.8903)>磴口(0.7432);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分布是:吴忠(0.6422)>磴口(0.5361)>陶乐(0.5065);丰富度指数为:陶乐(0.8364)>磴口(0.7357)>吴忠(0.4240)。黄河宁蒙段的鱼类资源量少,以低龄鱼类为主,组成结构不稳定;开展鱼类多样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和保护黄河鱼类资源。
张星朗沈红保李引娣
关键词:优势度多样性鱼类
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3
2022年
为了解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科学保护沙漠湖泊生态健康,于2016-2017年调查了红碱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分析了该湖泊浮游动物现存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红碱淖全年共调查到浮游动物30属35种,种类组成以轮虫为主,占比为41.67%,优势种以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唇形叶轮虫(Notholca labis)、虱形大眼溞(Polyphemus pediculus)、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为主,种类数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61.9 L^(-1),变化范围4.2~326.3 L^(-1),年平均生物量为0.193 mg·L^(-1),变化范围为0.001~1.138 mg·L^(-1),浮游动物现存量存在季节差异,呈现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点。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年平均值分别为2.040和0.712,多样性呈现出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电导率和溶解氧浓度是显著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红碱淖水质处于中污染状态,水体属轻度富营养类型,水量调控与水质管理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红碱淖的生态保护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白海锋白海锋龙永清刘刚张星朗张星朗袁永锋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环境因子
大鲵虹彩病毒的PCR检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了解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在EPC细胞接毒情况和PCR的实际检测情况,为大鲵的病毒检测提供必要判断依据和检测方法。通过细胞接毒和组织分离分别提取病毒质粒,进行普通PCR扩增,电泳分析,比较病毒细胞培养和组织直接提取结果。Gsiv病毒体外培养:经传代48h的EPC细胞,25℃培养,12h后可观察到CPE出现,24h病变明显,CPE达15%,48h后CPE可达70%,72h后细胞完全脱落;PCR检测:对3个样本分别从组织提取和经细胞扩增分离的病毒进行普通PCR扩增检测,经细胞培养扩增的3个样本全部呈阳性;经组织提取的3个样本,2个呈阳性,一个呈阴性;电泳观察,病毒的扩增产物在500bp左右。在体外环境下GSIV是高病力的一种病毒,对EPC细胞在25℃时效应时间为3d,普通PCR经组织的检出率低,经细胞培养扩增可提高检出率但耗时久,不利于实际生产中快速、准确诊断疫情的需要。
沈红保张建军张军燕李引娣陈媛媛
关键词:虹彩病毒PCR
黄河干流中上游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43
2009年
为了保护黄河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先后9次对黄河干流中、上游河段,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采用实地捕捞、走访了解等方法进行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为浮游植物8门、87种属,浮游动物6门、42种,底栖生物14种属,水生植物5种,鱼类38种。用本次调查结果与1982年黄河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浮游生物表现出明显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平均生物量下降;黄河干流中上游河段土著鱼类濒危加剧,鱼类逐渐小型化,存在着一定的水生生物入侵问题;建议开展黄河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制定黄河渔业资源保护规划,这项工作是修复黄河水域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对于黄河流域人民生存、生活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袁永锋李引娣张林林余斌齐喜荣韩明轩张建军
关键词:黄河干流水生生物
草鱼“四联”疫苗在草鱼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试验被引量:1
2020年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在水产养殖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据国家渔业年鉴统计,2018年草鱼养殖产量5504000 t,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8.6%,养殖规模现已达几千平方千米。长期以来,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不断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养殖病害发生不可避免,而且逐年严重。调查发现,对草鱼危害较大的疾病俗称草鱼“四病”,即病毒性出血病、烂鲍病、病、病。
张辉白海锋任燕袁永锋李引娣
关键词:四大家鱼养殖规模养殖病害草鱼养殖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李红娟袁永锋李引娣张建军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黄河流域流域生态系统经济鱼类生物多样性三门峡库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