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南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创新百项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手电筒尾盖多工位级进模
- 一种实现手电筒尾盖自动化生产的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由模架、凹模垫板、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板和下垫板组成,依次进行冲外工艺切口及导正钉孔、冲内功艺切口、拉深、冲尾环孔、压制商印和落料六道工序。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一条生产线...
- 阮锋吴春明李振南谭锐景管灿
- 文献传递
- 基于ASP建立模具行业网上技术中心的初步研究
- 分析了模具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介绍了ASP(应用服务供应商)的概念、特征、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具行业网上技术中心的基本框架和进行模具异地并行设计的工作模式。
- 章士勇李振南周驰
- 关键词:ASP
- 文献传递
- 浅析CAx系统间数据交换标准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就机械制造行业进行集成制造系统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产品数据交换与共享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图形描述的通用标准的解决办法。阐述了数据交换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应用应用最广泛的标准—EGES和STEP。给出了利用这些标准进行CAx系统间交换的实例。指出了图形交换标准发展的方向。
- 章士勇李振南管灿
- 关键词:IGESSTEP
- 超塑性变形对T10A工具钢机械性能的影响
- 1993年
- T10A工具钢以780℃三次循环淬火,在温度为680℃、应变速率为2.0×10^(-4)S^(-1)的变形条件下获得最大延伸率为415%,应力为10.9MPa. 用供应状态的T10A钢挤压棒材制成φ15×20mm的圆柱形试样,在680U以不同的变形条件进行镦压,其真实应力随变形程度增大而下降。采用WJ—1,Ty—1润滑剂比无润滑时,变形抗力减少10~20%,而超塑性材料比非超塑性材料变形抗力降低20~30%。超塑性变化后,碳化物颗粒细化。而硬度随变形程度增大而增大,随后又有软化现象。
- 李振南薛海峰林法禹
- 关键词:塑性变形工具钢力学性质
- 正向充液变薄拉深工艺的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提出了一种称为正向充液变薄拉深的工艺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变薄成形传力区拉应力计算式,并采用软铝车削毛坯进行了正向充液变薄拉深试验。当液压达到120MPa时,车削软铝毛坯的极限变薄拉深系数由0.5减小到0.3,说明正向充液变薄拉深工艺能有效地提高一次变薄拉深成形极限。
- 周照耀李振南阮锋康达昌程秋谋
- 关键词:变薄拉深冲压
- Pro/Engineer在板材数控逐次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板材的数控逐次塑性成形是近年来国际上刚刚开始研究的一种新的塑性成形工艺,它是将数控技术、三维CAD/CAM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与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智能化制造技术。本文介绍的是三维CAD/CAM系统Pro/Engi...
- 黄珍媛阮锋李振南
- 关键词:板材PRO/ENGINEER
- 文献传递
- 机械设计并行式多专家系统的研制被引量:1
- 1998年
- 提出了一种用于机械产品设计的并行式多专家系统(MES)理论模型,并以液压缸智能CAD系统为例给出了并行式MES面向对象框架知识表示、编译和推理的原理和方法。
- 孙延明李振南周驰阮锋殷国富
- 关键词:机械设计
- Pro/Engineer在板材数控逐次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板材的数控逐次塑性成形是近年来国际上刚刚开始研究的一种新的塑性成形工艺,它是将数控技术、三维CAD/CAM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与金属塑性成形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智能化制造技术.本文介绍的是三维CAD/CAM系统Pro/Engi...
- 黄珍媛阮锋李振南
- 关键词:板材塑性成形数控技术
- 文献传递
- 金属板材数控逐次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 一种无需模具就能快速成形金属板材的数控逐次成形方法及其装置,其使用球头工具作为成形工具,用夹具把板材四周固定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利用三维软件根据产品外形生成的NC代码来控制球头工具和工作台做相对运动,球头工具对板材局部...
- 阮锋吴春明黄珍媛李振南
- 文献传递
- 数控逐次塑性成形系统的开发及成形试验被引量:12
- 2001年
- 将计算机、数控机床以及形状简单的工具、结构简单的工件夹持装置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了不用模具就能够直接制作异形工件的板材数控逐次塑性成形系统,并进行了铝材的数控逐次塑性成形,成功地成形了一些异形制件。试验表明,采用板材逐次塑性成形工艺还可以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
- 黄珍媛罗昊阮锋李振南
- 关键词:塑性加工数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