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朴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硝吡苯啶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肝循环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选用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伴呼衰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试验组加服硝苯吡啶(30mg/日,分三次口服,连用两周)。在治疗前、治疗一周及二周分别监测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硝苯吡啶能明显增加肝脏血液灌流,改善肝循环状态。其机制可能为:(1)抑制肝血管收缩,减少血管阻力;(2)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右心功能,增加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腔静脉压力及肝循环的肝后阻力;(3)减低血液粘滞度及肝内血流阻力。本文还对硝苯吡啶改善慢性肺心病肝循环的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 李文朴陈慧漪
- 关键词:硝苯吡啶慢性肺心病肝循环
-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对肝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对肺心病28例、正常组20名测定肝血流量(HBF)、肝动脉血流量(HABF)、门静脉血流量(PVBF)以及全血比粘度高切值、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结果表明:肺心病组HBF、PVBF与全血比粘度高切值呈负相关(r=-0.6025,P<0.001;r=-0.5698,P<0.002),与低切值及红细胞压积无相关性.肺心病急发期因缺氧及酸中毒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致肝脏血流灌注减少,尤其是门静脉血流的影响更为重要.
- 李文朴梅晓冬
- 关键词:肺心病血液流变学肝循环
- 慢性肺心病呼衰对肝循环的影响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28例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按低氧血症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测定了患者肝总血流量(TLF),肝动脉血流量(HAF),门静脉血流量(PVF)和心输出量(CO).结果表明:肺心病呼衰TLF、HAF和 PVF均下降,其中 HAF 更有意义;低氧血症越重,其下降越显著,这可能由于肝血管(尤其是肝动脉)收缩所致.在肺过度充气时,胸内压增加,在心衰时,腔静脉压增加;本组的血液粘滞度增加,这均可能引起肝循环阻力增加导致TLF下降.
- 陈慧漪徐凤珍李文朴陈余清
-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肝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