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华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圳市南山区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易损斑块
  • 3篇主动脉
  • 3篇腹主动脉
  • 3篇斑块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超声
  • 2篇超声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性
  • 1篇核磁共振
  • 1篇核磁共振成像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李明华
  • 3篇吴京兰
  • 3篇苏又苏
  • 3篇方红城
  • 3篇陈菲
  • 2篇谢培益
  • 2篇陈路
  • 1篇高德宏
  • 1篇方叶青
  • 1篇庞红
  • 1篇张志杰
  • 1篇付剑云
  • 1篇高得宏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的建立及其血管内超声特征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模型并探讨其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学特征。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经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高脂喂养8周后行IVUS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5只兔子成功建立VP模型,病理切片发现斑块54层,其中37层(68.5%)为VP。经IVUS检查,VP处斑块面积、管腔狭窄率、偏心指数均明显高于纤维性斑块(P<0.05)。VP正性重构的比例显著高于纤维性斑块(71.8%vs 16.7%,P<0.01)。与病理组织学比较,IVUS识别V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5%和88.7%。结论球囊扩张+高脂饮食方法可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IVUS对识别VP有较好的价值,VP的IVUS特征为偏心狭窄和正性重构。
方红城苏又苏吴京兰陈路方叶青谢培益陈菲高得宏李明华
关键词:易损斑块血管内超声动物模型
磁共振成像与血管内超声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以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8周,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15只兔成功建立VP模型后分别进行MRI扫描和IVUS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RI和IVUS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VP的敏感性分别为83.8%和89.2%,特异性为90.6%和90.6%。MRI对VP检测阳性率结果与IV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MRI与IVUS相似,对识别兔腹主动脉VP有较好的价值。
方红城苏又苏庞红吴京兰付剑云谢培益陈菲李明华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磁共振成像介入性
核磁共振成像对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VP)的诊断价值。方法 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以球囊拉伤腹主动脉+高脂饮食8周,建立兔腹主动脉VP模型。15只兔成功建立VP模型后分别进行MRI扫描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病理切片相对应的90组MRI图像,发现斑块52处,其中VP36处,纤维性斑块16处;与病理组织学比较,MRI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和90.6%。结论 MRI对识别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有较好的价值。
陈路方红城苏又苏吴京兰陈菲张志杰高德宏李明华
关键词:易损斑块核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