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改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可视下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留置建立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因自身动静脉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术,或原动静脉内瘘不能维持血液透析而施行长期导管置管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系终末期肾衰竭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传统手术组(10例)和改良手术组(58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应用Seldinger技术结合撕脱鞘进行置管;改良手术组采用改进的颈内静脉长期置管术,应用导引钢丝引导进行导管置入。观察两种置管术的难易程度及术中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传统手术组的患者中,4例因隧道皮下组织收缩不能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皮下所需位置,7例术中发生出血(>10 ml),6例术后48 h内发生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渗血。改良手术组全部一次性将导管涤纶套放置在所需的位置,仅2例出现明显穿刺点或隧道出口出血。结论:在DSA下行带涤纶套长期导管置管具有定位准确、操作安全及调管方便等优点,两种置管术中改良手术组采用的改进颈内静脉长期置管术出血量小,安全效果更好。
- 李星赵向阳李鹏飞张凤昌贺际宏彭强郭影丽李宏梅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血液透析
- 血液净化专科规培生临床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7
- 2019年
- 通过有机融合'三明治'教学理念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将其应用于血液净化专科规范化培训生(规培生)的临床带教之中,从而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的优势,激发规培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为,在血液净化专科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基于'三明治'教学理念的P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数据,总结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在培训结束后针对血液净化专科知识及相关操作要点进行理论及实践考核中,全部学员均为优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学法有利于临床良好的思维方式的养成及临床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基于'三明治'教学理念的PBL教学法有利于规培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的养成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培养了规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李星张雪冰于唐丽倪秀芹
- 关键词:血液净化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黑龙江省大庆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对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结果: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100.32±13.27分,其中不可预测性为14.75±2.66分、不明确性为35.01±8.91分、复杂性为27.63±4.23分、信息缺乏为22.93±5.27分。95.9%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年龄、透析时间、经济状况、职业状况等因素影响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大多处于中高水平,与年龄、透析时间、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加强疾病不确定感识别。
- 崔玉霞李星李吉河崔玉凤任志芳马艳杰
- 关键词:血液透析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
- 血透病人发生心力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回顾15例透析病人心力衰竭病例,为临床工作中提供防治心力衰竭的经验。方法:通过15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透析病人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可减少心力衰竭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心力衰竭,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 赵洪梅李星罗双莉宁雪飞
-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力衰竭原因及防治
- Laurence-Moon-Biedl-Bardet综合征表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28岁。因“乏力,纳差,少尿1个月,呕鲜血200mL,2h”于2007年11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出生时双足六趾,7岁上学,入学后学习成绩差,智力低下,9岁后视力逐渐减退,11岁出现夜盲而辍学。2年前多次化验空腹血糖高达20mmol/L左右,尿糖(+++),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父母非近亲婚配,身体健康,其姐正常。
- 李星孙淑娟刘阳刘桂香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急诊入院智力低下近亲婚配患者父母
- 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S1PR1/2/3的表达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1-磷酸鞘氨醇受体1/2/3(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1/2/3,S1PR1/2/3)的表达变化,为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人的肺组织来源于黑龙江省医院,其中对照组取自右下肺叶球形性变实施肺叶切除患者的肺组织,病变组取自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尸检患者的肺组织,应用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1PR1/2/3的表达变化。结果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S1PR1/2/3蛋白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00±0.03,0.86±0.13,0.94±0.03,m RNA的绝对定量值分别为3.90±0.42,2.50±0.37,92.08±11.26,较对照组蛋白的光密度值(0.88±0.29,0.27±0.07,0.54±0.06)及m RNA的绝对定量值(1.44±0.33,1.12±0.15,1.63±0.56)明显增高(P<0.01)。结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S1PR1/2/3的表达上调,提示S1PR1/2/3在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王亮胡兵李星倪秀芹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肺组织
- “三明治”教学法在护理学本科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5年
-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更是医学生学习医学的入门课。学生对解剖学知识掌握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教好解剖学是解剖学教学同仁一直孜孜以求的方向。"三明治"教学法(教学法)最早产生于世纪Sandwich 19的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这种教学法是指"学习—实践—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 倪秀芹李星曲丽辉夏青青
-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学护理学三明治本科专业医学基础课
- 无肝素透析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回顾56例次无肝素透析病例,为临床工作中提供无肝素透析的经验。方法:通过36人56例次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无肝素透析防血凝的方法。结果:采取相应的方法可防止无肝素透析血液凝固。结论: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无肝素透析,可使透析顺利进行,既避免损失病人的血液,又防止加重病人的出血。
- 罗双莉赵洪梅王俊红李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无肝素
- 多元化理论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13年
- 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脉动,全球高校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层出不穷,并被应用到解剖学教学中,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好评。
- 倪秀芹李星
-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信息化社会教学改革器官系统
- 葛根素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心肌梗死大鼠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去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影响,以证实二者联合应用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胆碱能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er大鼠160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与术后6h、2、4、7和14d取材,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应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术后6h、2、4、7和14d时,梗死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密度均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用药组术后7d和14d时,梗死区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密度较心肌梗死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与神经生长因子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能够明显减缓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去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降低猝死率。
- 倪秀芹李星冯佳赵玲辉马红梅
- 关键词:心肌梗死肾上腺素能神经葛根素神经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