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淼

作品数:84 被引量:37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会议论文
  • 3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骨密度
  • 26篇多态
  • 24篇妇女
  • 23篇基因
  • 22篇骨质
  • 22篇骨质疏松
  • 20篇绝经
  • 19篇骨量
  • 18篇多态性
  • 17篇受体
  • 17篇绝经后
  • 17篇绝经后妇女
  • 15篇女性
  • 13篇基因多态性
  • 13篇家系
  • 11篇激素
  • 9篇峰值骨量
  • 8篇突变
  • 7篇绝经后骨质疏...
  • 7篇激素受体

机构

  • 8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84篇李淼
  • 76篇胡云秋
  • 71篇章振林
  • 66篇刘玉娟
  • 55篇何进卫
  • 43篇张浩
  • 42篇黄琪仁
  • 40篇胡伟伟
  • 36篇秦跃娟
  • 27篇周琦
  • 24篇顾洁梅
  • 24篇汪纯
  • 22篇傅文贞
  • 17篇陆敬辉
  • 16篇岳华
  • 16篇柯耀华
  • 11篇肖文金
  • 8篇高杲
  • 5篇王钦红
  • 5篇虞进波

传媒

  • 6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上海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骨质疏松...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全国老年骨质...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全国老年骨质...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7
  • 2篇1900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女性峰值骨量与ER基因和VDR基因的相关或/和连锁分析
<正>目的从核心家系分析中国女性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PBM)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相关和连锁关系,初步探讨PBM变异的机理。方法收集150个由父母双亲和至少一个健康女儿组...
秦跃娟黄琪仁何进卫周琦王钦红陆敬辉胡云秋刘玉娟李淼邓红文
关键词:峰值骨量核心家系ER基因VDR基因
文献传递
上海市正常人群跟骨定量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上海市区正常人群跟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的临床意义研究及与DEXA的比较。结论:跟骨定量超声所测的声速和声衰减可以反映正常人群的骨量变化情况,所以作者认为,跟骨定量超声在开展人群普查普防叫是有有应用价值的检测手段...
周琦黄琪仁李淼陆敬辉胡云秋邓华云
关键词:跟骨双能X线吸收法
文献传递
女性骨面积大小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女性骨面积大小(BAS)和骨矿物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BAS与BMD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2000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3 390例20~84岁女性L_1~L_4后前位和左侧股骨近端(全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骨矿物质含量(BMC)、BAS和BMD。结果L_1~L_4的BMC、BAS和BMD峰值均出现在30~34岁组,随后逐年下降,三者变化趋势一致;而股骨近端各部位BMC、BAS和BMD的变化趋势不同,BMC峰值出现在40~44岁组,BAS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的趋势,BMD峰值出现在20~24岁组。L_1~L_4的BAS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2,P<0.05);全髋部和大转子部位的BAS与年龄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股骨颈和转子间的BAS与年龄不相关(P值均>0.05)。L_1~L_4(r=0.521)和近端全髋部(r= 0.083)的BMD均与BAS呈正相关(P值均=0.000),股骨颈的BMD与BAS呈负相关(r=-0.102,P=0.000),大转子和转子间的BMD均与BAS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使用面积BMD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时,应该重视不同骨骼部位BAS的影响,是否使用体积BMD作为诊断标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虞进波章振林张浩胡伟伟胡云秋李淼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双能X线吸收仪
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和CDX2多态性与钙剂补充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作用的关系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VDR)起始密码子(FokⅠ位点)和启动子区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钙剂补充对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和骨转换指标作用的关系。方法200名受试对象(均为上海市汉族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后妇女)分为两组:高钙组(日服元素钙1000mg和维生素D400IU)和低钙组(日服元素钙300mg和维生素D300IU)各100名,期限1年。检测治疗前后BMD和骨转换指标,以及VDR基因FokⅠ位点和CDX2结合位点多态性。结果其中171名完成整个研究。研究人群FokⅠ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Ff(48.0%)、FF(31.0%)和ff(21.0%);CDX2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G(56.7%)、GG(25.7%)和AA(17.6%),上述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整个人群或2亚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无论在整个人群组、或是2亚组中,FokⅠ或CDX2各基因型间各部位BMD和各骨转换指标的基线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钙剂补充1年时,各部位BMD和骨转换指标的终点值和变化的百分数与FokⅠ或CDX2多态性均无相关性。结论高钙或低钙的补充对上海市汉族绝经后妇女BMD或骨转换指标的影响与VDR基因FokⅠ或CDX2多态性无相关性。
章振林何进卫黄琪仁秦跃娟胡云秋李淼张浩刘玉娟胡伟伟
关键词:骨密度维生素D受体基因钙剂补充
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女性低骨量的关系
2009年
目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HOX)基因在调节软骨分化和成骨细胞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目的是探讨HOXD4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筛选711名(年龄61.8±6.9岁)老年男性(其中419例健康男性、276例骨量减少患者和16例骨质疏松患者)和617名(年龄58.9±6.4岁)绝经后妇女(其中272例健康女性、291例骨量减少患者和54例骨质疏松患者)共1328个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的汉族人。双能X线吸收仪(GE Lunar Prodigy和Hologic QDR 2000)检测左侧股骨颈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分别按照股骨颈BMD为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和-2.5个标准差,同时排除继发性低骨量的存在。使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HOXD4的3个标签位点:rs1867863、rs13418078和rs497250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与其他人群不同,在我们的研究中rs13418078只发现CC基因型。在711例老年男性中,rs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0.5%)、AC(45.7%)、CC(13.8%),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1.6%)、CT(40.5%)、TT(7.9%);在617例老年女性中,rs1867863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AA(42.3%)、AC(43.1%)、CC(14.6%),rs4972504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CC(53.5%)、CT(38.7%)、TT(7.8%);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未发现此两位点SNP在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频率分布的差异(P均>0.05)。结论本研究第一次提示了HOXD4的rs1867863和rs4972504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
张浩何进卫高杲岳华虞进波胡伟伟顾洁梅胡云秋李淼傅文贞刘玉娟肖文金柯耀华章振林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骨密度骨质疏松
细胞色素P450c 17α基因启动子区Msp AI多态性与上海市汉族男性骨量、骨大小的关系
<正>目的:了解细胞色素P450c 17α(cytochromeP450c 17α,CYP17)基因启动子区Msp AI多态性与上海市汉族男性骨量、骨大小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了上海市3...
章振林秦跃娟何进卫黄琪仁周琦胡云秋李淼刘玉娟
关键词:骨密度骨大小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求上海地区绝经妇女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为进一步阐述骨质疏松的形成机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50例上海地区绝经后健康无亲缘关系妇女进行包含Bal Ⅰ内切酶位点胶原基因的PCR的扩增及...
王钦红黄琪仁周琦何进卫陆敬辉李淼刘玉娟
文献传递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密度(BMD)值的关系。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上海市汉族388例健康男性雌激素受体(ER)基因XbaⅠ和PvuⅡ多态性,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腰椎(L)和股骨...
章振林黄琪仁秦跃娟何进卫陆进辉胡云秋李淼周琦刘玉娟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骨密度与双手握力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骨密度与双手握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行骨密度检查的1137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中位年龄为61岁(23~84岁),女性中位年龄为62岁(23~87岁)。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的骨密度,使用握力计测定双手握力。对一般资料作描述性统计并比较组间差异,使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趋势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三个部位骨密度与双手握力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受试者优势手握力平均值显著高于女性[(36.26±7.88)kg vs.(22.76±4.52)kg,P<0.001]。绝经前女性受试者优势手握力平均值显著高于绝经后女性[(24.67±5.13)kg vs.(22.36±4.28)kg,P<0.001]。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绝经前女性和绝经后女性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部的骨密度均与优势手及非优势手握力呈正相关,但在男性研究对象中未能观察到。结论:握力可以作为女性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的辅助筛查手段,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
王雅卢琪胡云秋李淼陈邦国郭婧怡章振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握力
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低骨量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顾洁梅何进卫肖文金胡伟伟张浩胡云秋李淼傅文贞刘玉娟汪纯柯耀华岳华章振林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骨量减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