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旗

作品数:31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6篇理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羟基丁酸
  • 7篇毛细管
  • 7篇毛细管电泳
  • 7篇PHB
  • 6篇基因工程
  • 6篇基因工程菌
  • 6篇高效毛细管
  • 6篇高效毛细管电...
  • 6篇工程菌
  • 5篇酸酯
  • 5篇羟基
  • 5篇聚Β-羟基丁...
  • 5篇基因
  • 5篇分子
  • 5篇分子印迹
  • 4篇衍生物
  • 4篇印迹聚合物
  • 4篇细胞
  • 4篇细胞裂解
  • 4篇裂解

机构

  • 31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李红旗
  • 26篇沈忠耀
  • 9篇尹进
  • 8篇于慧敏
  • 6篇隋洪艳
  • 4篇张会勇
  • 4篇李俊明
  • 3篇杨胜利
  • 2篇章银良
  • 1篇付宏征
  • 1篇孙旭东
  • 1篇杨明
  • 1篇刘芳
  • 1篇林文翰
  • 1篇吴桂芳
  • 1篇胡平
  • 1篇刘芳

传媒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精细化工
  • 2篇第九届全国生...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电场分离生物产品的新型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被引量:3
1993年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的又一新型分离技术。这一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这一技术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包括实验技术的发展和这一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文章还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以此技术理论为基础,由分析型技术向制备型发展,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一种制备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该方法是首先构建既含PHB合成基因又含λ噬菌体裂解基因S(-)RRz的基因工程菌,该菌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时,菌体中PHB的含量可达占菌体干重的60%以上。将积累了PHB的...
尹进沈忠耀李红旗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该方法是首先构建既含PHB合成基因又含λ噬菌体裂解基因S(-)RRz的基因工程菌,该菌在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时,菌体中PHB的含量可达占菌体干重的60%以上。将积累了PHB的...
尹进沈忠耀李红旗
文献传递
一种冰箱用冷凝器
一种冰箱用冷凝器,该冷凝器由一组平行的管径为1~3mm的竖直管和分别与竖直管两端相连通的上集液管、下集液管以及胶合在竖直管一侧的散热板构成。本发明采用小直径管,由于直径减小带来的尺度效应,可以强化换热;同时采用竖直管和集...
李俊明李红旗张会勇
文献传递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应用色谱分离理论,综合考虑了分子扩散、进样量、电能消耗、电泳迁移等因素对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机理模型.以色氨酸为示踪样品进行实验,研究了电压、溶液浓度、进样量、毛细管管径等因素对理论板高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理,该模型可作为优化操作参数和进行放大设计研究的基础.
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分子印迹技术──一种新型的亲和分离技术被引量:13
2000年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具有分子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新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印迹分子、功能单体及交联剂共聚而成。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发展,特别介绍了在分离领域、模拟抗体和受体、催化剂和人工酶以及传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隋洪艳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分子印迹高聚物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纯化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聚-β-羟基丁酸酯被引量:4
1998年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PHB(poly- -hydroxybutryate)from recombinant E.coli by using surfactant SDS(sodium-dodecyl sulphate) was studied.The factors,including reaction time,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of SDS and pH were optimi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mperature had no effect on the purity of PHB,while SDS treated biomass for more than 10 minutes at a higher pH or concentration of SDS could result in higher PHB with lower molecular weight.At 20℃ and pH12,when 3g·L-1 SDS was used to treat 30g·L-1 cells for l0 minutes,83.05% proteins in the cells could be removed,whereas the purity of PHB was increased from 71.86% to 95.18%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HB was 983000(the initial molecular weight was 1180000).
尹进于慧敏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聚羟基丁酸酯PHBSDS纯化大肠杆菌
构建多功能基因工程菌生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多功能基因工程菌制备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即分别以大肠杆菌或真养产碱杆菌为宿主菌,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合成基因,λ噬菌体裂解基因以及PHB合成基因转入宿主中,从而构建出新菌株。将菌株在含葡萄糖的LB培养...
沈忠耀于慧敏李红旗
文献传递
用SDS-NaClO从重组大肠杆菌中分离聚-β-羟基丁酸酯被引量:10
1998年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微生物合成的一种以颗粒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在医学上具有独特而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PHB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1]、化学试剂法[24]和酶法[5]。目前工...
尹进于慧敏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型及其应用
1996年
应用色谱分离理论,综合考虑了分子扩散、进样量、能量耗散等因素对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型。研究了电压、溶液浓度、进样量、毛细管管径等因素对理论极高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绘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理,该模型可作为优化操作条件和进行放大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生物产品进行了分离,以探讨该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李红旗沈忠耀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模型化生物制品电泳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