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
-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李蓓刘晶靖孙竞范金明朱怡熊琛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乳胶凝集试验
- 蛋白芯片筛选鼠疫耶尔森菌与巨噬细胞的蛋白相互作用
- 2005年
-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筛选鼠疫耶尔森菌的毒力因子,进一步揭示鼠疫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鼠疫菌毒力相关蛋白芯片筛选与小鼠巨噬细胞系774A.1可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免疫荧光试验验证筛选出的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共筛选到17个可能与巨噬细胞有相互作用的鼠疫菌蛋白,并通过免疫荧光试验初步验证了其中8个蛋白芯片筛选试验中信号最强的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结论:蛋白芯片技术可用于筛选病原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研究病原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本研究筛选出的鼠疫菌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尚需深入研究和验证,以便最终确定这些蛋白在鼠疫菌致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
- 杜宗敏谭亚芳李蓓童宗中江凌晓王津王红霞宋亚军郭兆彪杨瑞馥
- 关键词:巨噬细胞蛋白质类荧光免疫测定
- 一种溶纤维蛋白乳酸菌豆豉的快速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纤维蛋白乳酸菌豆豉的快速生产方法,采用两级固态发酵方法生产功能性豆豉;黄豆挑选除杂,黄豆与水的比例为1:2-3,25-30℃温水浸泡6-9h,110℃-121℃蒸煮8-15mins,冷却后加入3-5%(...
- 宋园亮柳陈坚谭艳李蓓肖永菊周臻君
- 文献传递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的体外表达与纯化
- 2012年
- 目的体外克隆、表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并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进行纯化获得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系统将Math5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上,并通过载体自身所带6×His标签,利用Ni-NTA纯化出相应的重组蛋白。结果 Math5基因432bp的序列成功克隆到pET28a载体上,通过Ni-NAT纯化出重组表达的Math5蛋白,其纯度为90%,浓度为1.0mg/mL。结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化调控因子Math5蛋白的体外表达与纯化为体外蛋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化提供蛋白。
- 孙竞吴鹏李蓓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具有免疫保护功能的鼠疫菌蛋白与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细胞免疫保护功能的鼠疫菌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在鼠疫菌感染和免疫过程中能够刺激T细胞免疫反应,并且能够产生细胞免疫保护功能的蛋白与编码基因及其在制备鼠疫疫苗中的应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蛋白在...
- 李蓓郭景玉王效义杨瑞馥
- 文献传递
- 基因缺失型肺炎克雷伯菌减毒活疫苗、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因缺失型肺炎克雷伯菌减毒活疫苗、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肺炎克雷伯菌强毒NTUH‑K2044株KP1_RS12260基因缺失菌株;选用肺炎克雷伯菌强毒NTUH‑K2044...
- 李蓓徐丽
- 文献传递
- 鼠疫耶尔森氏菌LcrV(V抗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4年
- 鼠疫耶尔森氏菌作为鼠疫的病原菌 ,致病机制十分复杂 ,其中LcrV(V抗原 )是最早发现的一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毒力决定因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LcrV的功能、在预防和治疗鼠疫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就LcrV功能。
- 李蓓杨瑞馥
-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氏菌
- 应用抑制削减杂交技术进行鼠疫耶尔森菌的比较基因组研究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 确定古典型鼠疫耶尔森菌的特有序列 ,为建立和完善该菌基因组分型系统提供可靠数据。方法 通过抑制削减杂交技术发现差异片段并应用PCR验证。结果 发现了 5个在不同生物型鼠疫菌间存在差异的DNA片段 ,其中一个 383bp的片段在来自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 30株鼠疫菌全部阳性 ,而来自其它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菌株全部阴性 ,5株假结核耶尔森菌中有 2株 (生物Ⅰ型和Ⅱ型 )阳性。结论 该 383bp片段为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所特有 ,此疫源地的菌株可能是我国较古老的鼠疫菌。
- 戴二黑童宗中王效义周冬生张建国李蓓杨俊兴陈泽良宋亚军郭兆彪王津杨瑞馥
-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假结核耶尔森菌长尾黄鼠鼠疫菌
- 解脲脲原体及其生物群与泌尿生殖道疾病间的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究解脲脲原体及其不同的生物群与各类泌尿生殖道疾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液体培养法对260份泌尿生殖道标本中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针对其多条带蛋白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将检测到的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群。结果:宫颈炎和习惯性流产、早产患者中解脲脲原体的分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不孕症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分群研究发现,在正常人和不孕症患者中主要以生物群1型感染为主,而宫颈炎患者与习惯性流产、早产患者中分离株主要为生物群2型。结论:解脲脲原体是宫颈炎和习惯性流产、早产的重要致病因素,其生物群2型与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吴鹏孙竞朱名安李蓓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生物群
- 解脲脲原体多条带抗原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和重组抗原的抗原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利用大肠埃希菌体外表达系统克隆、表达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多条带抗原(MB抗原)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分析。方法将MB抗原基因的5′端保守性序列克隆到Gateway系统表达载体pDEST17上,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载体携带的6×His标签,纯化体外表达重组蛋白。并将重组蛋白与临床感染Uu的患者血清反应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DNA序列分析证明MB抗原基因5′端414 bp的保守序列成功克隆至表达载体上,SDS-PAGE显示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与MB抗原大小符合。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体外重组表达的MB抗原能够与Uu感染的患者血清反应,提示其抗原性良好。结论解脲脲原体MB抗原的体外表达及其良好的抗原性,有助于建立Uu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 孙竞吴鹏李蓓吴均竹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抗原性